皮膚真菌鏡檢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陰性,即無致病菌生長。
臨床意義
當真菌侵犯人體后,醫生將按它們對人體的侵犯部位來劃分,因此真菌可分為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兩大類。淺部真菌主要會引起皮膚粘膜等淺表感染;深部真菌則可侵犯全身器官和組織,如嚴重敗血癥、心內膜炎、腦膜炎等致死性疾患。引起這些疾病的真菌有:白色念珠菌、新型隱球菌、熱帶念珠菌等。
異常結果: 真菌檢查方法常采用直接檢查(包括不染色直接涂片鏡檢、負染色法、革蘭氏染色法、熒光染色法)和真菌培養。異常結果如下:
(1)、涂片找到真菌菌絲和孢子。
(2)、檢出新型隱球菌,可見于亞急性或慢性腦膜炎或肺部感染,也可侵犯皮膚、皮下組織、肌肉、淋巴結及腸道等處,由肺經血行播散時可侵犯所有臟器組織。不管發生哪類隱球菌感染,最后中樞神經系統終將受染。
(3)、檢出真菌(包括深部真菌和淺部真菌)。
深部真菌指侵犯表皮以外的組織和器官的病原真菌、條件致病真菌,包括隱球菌屬、念珠菌、申克孢子絲菌、暗色孢科真菌、曲霉菌、毛霉菌。
淺部真菌指寄生或腐生在表皮、毛發、甲板等部位的真菌所引起的淺部真菌病,稱為癬,包括毛癬菌屬、小孢子菌屬和表皮癬菌屬。
需要檢查的人群: 有疑似真菌感染癥狀的患者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