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環境“干凈”且極端活躍的快速射電暴確認
記者11月8日獲悉,清華大學天文系教授、“中國天眼”原首席科學家李菂領銜的國際團隊揭示了第一個確認環境“干凈”并且極端活躍的快速射電暴,便于進一步直擊快速射電暴的核心機制。該研究為快速射電暴的輻射機制和環境提供了重要線索,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據介紹,名為FRB?20220912A的快速射電暴經CHIME望遠鏡首次發現后,李菂團隊利用綠岸望遠鏡進行了后續觀測。在短短1.4小時的觀測中,團隊探測到128次爆發,爆發率接近100次/小時,使得FRB?20220912A成為綠岸望遠鏡觀測到的爆發率最高的快速射電暴。
快速射電暴是來自宇宙深空的強烈射電爆發,持續時間極短,通常僅為幾毫秒。一些快速射電暴會重復爆發,被稱為重復快速射電暴(重復暴),快速射電暴的起源和輻射機制仍然是天文學未解之謎。
FRB?20220912A展現出豐富的輻射現象,其中56%的亮爆發存在圓偏振,成為目前已知圓偏振比例最高的重復暴,其中某些爆發的圓偏振度高達58%。此外,李菂團隊還觀測到了偏振位置角的變化和頻率漂移現象,這類樣本仍然較為稀少,此次觀測為這方面提供了重要數據。盡管目前已知的重復暴有60多例,但具有圓偏振觀測記錄的僅有3例,分別是FRB?20121102A、FRB?20190520B和FRB?20201124A,這三者也被認為是當前最活躍并被研究最廣泛的重復暴。
與這三例活躍的重復暴相比,FRB?20220912A最顯著的特點是其法拉第旋轉量接近零,表明它位于一個非常“干凈”的環境中,即缺乏大量磁化等離子體。這與其他三個活躍的重復暴形成鮮明對比,后者被認為存在于復雜的磁化等離子體環境中。FRB?20220912A的獨特環境為理解重復暴的輻射現象帶來重要啟示。圓偏振、偏振位置角的變化和頻率漂移現象可能直接源于爆發源,而不是起源于快速射電暴與環境中的磁化等離子體的相互作用。
-
科技前沿
-
科技前沿
-
項目成果
-
焦點事件
-
科技前沿
-
焦點事件
-
項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