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動態血壓監測(ABPM)介紹
動態血壓監測(ABPM)介紹:
動態血壓監測(ABPM)是用于檢查血壓是否正常的一項輔助檢查方法。動態血壓監測是一種連續24小時采用間接無創性測量方法,并按設定的時間間隔進行跟蹤測量和記錄血壓的便攜式血壓監測方法。其能夠反映病人晝夜血壓變化的總體狀況和變化趨勢,同時進行DCG和ABP可觀察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與血壓升高或降低間的因果和時間順序關系,以及高血壓與HRV變化、植物神經張力變化之間的關系等,有利于推測預后,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通過此項檢查可以判斷病變部位及相對應的病征。
動態血壓監測(ABPM)正常值:
成人正常的舒張壓為<90mmHg(12kpa),血壓的單位為千帕,1千帕=7.6mmHg。收縮壓<120mmHg。
動態血壓監測(ABPM)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適應癥有如下:
(1) 有頭昏、頭痛等可能由高血壓引起的癥狀需鑒別診斷者
(2) 偶測血壓升高,疑有高血壓者,需明確診斷者
(3) 未經治療、或治療中、或治療效果不好的高血壓病人,觀察療效,指導治療
(4) 血壓不穩定者
(5) 頑固性高血壓及初發性高血壓患者
(6) 低危險因素的“診室高血壓”白大衣效應患者
需要檢查的人群:常規體檢內容,血管異常者。
動態血壓監測(ABPM)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嚴重的血管及心功能不全者。
檢查前禁忌:保持正常的飲食和作息時間。
檢查時要求:
(1) 囑患者配戴監測儀后可與日常生活一樣,但要注意保護記錄盒,切忌碰撞、受壓、受潮、不進入有磁場的環境、不接觸有磁性物品。
(2) 測量期間患者不可自行放松或隨意移動袖帶,防止袖帶松動或滑脫。為患者家屬示教袖帶的正確配戴方法,萬一袖帶松動時要及時重新配戴。
(3) 壓力管避免打折、受壓、扭曲或拉伸。
(4) 在自動測量過程中,上肢應保持靜止放松狀態,睡眠時盡量保持平臥位,這對獲得準確的血壓讀數極為重要。
動態血壓監測(ABPM)檢查過程:
首先檢查監測儀中的電池必須達到2.8V以上,清除監測儀中原有數據,在動態血壓分析儀軟件上新建患者病例,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設定好測量血壓時間。為患者配戴監測儀時,先測量兩上臂血壓,若收縮壓差<10mmHg,選用非優勢手,若收縮壓差≥10mmHg,選用血壓較高側安裝監測袖帶。袖帶固定松緊要適宜,袖帶下緣應位于肘彎上2.5cm處,最好直接戴在裸露的上臂上。壓力管在上臂外沿向上伸出,并確保位置不限制上臂運動,將壓力管連接到監測儀上,監測儀掛在腰間,將會按照預先設置好的時間間隔進行血壓測量并存儲血壓值,患者可以回到日常生活環境中自由活動。
相關疾病
惡性高血壓,高血壓,低血壓,鹽敏感性高血壓,白大衣高血壓,胰島素抵抗與代謝綜合征,糖尿病和高血壓,老年人高血壓,老年人高血壓危象,休克
相關癥狀
溫毒厥脫,氣陰欲脫,膚燥脈微,脈來弦象,脈象疾而無力,脈象細數,伴高血壓,下肢血壓偏低,血壓為零,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