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研究:復旦大學團隊讓巨噬細胞變得聽話
近期,復旦大學研究團隊在《ACS Nano》上發表了題為“Sequentially Triggered Bacterial Outer Membrane Vesicles for Macrophage Metabolism Modulation and Tumor Metastasis Suppression”的研究,證實了定向調節巨噬細胞的可能性,同時該團隊開發的遞送系統可實現對腫瘤微環境中不同類型細胞的靶向調節作用。
腫瘤微環境中不同類型細胞代謝過程存在異常,許多研究嘗試通過調節腫瘤細胞和其他細胞在腫瘤微環境中的代謝途徑來抑制腫瘤生長。細菌外囊泡因其外泌體樣結構,可作為核酸藥物的載體被巨噬細胞吞噬,從而完成對巨噬細胞的基因靶向治療。基于此,該團隊設計了一個以細菌外囊泡為載體的化學藥物與Redd1-siRNA的共遞送系統。同時,研究人員通過在細胞外囊泡表面增加甘露糖修飾以加強對M2巨噬細胞的靶向作用。通過乳腺癌模型,該團隊觀察到巨噬細胞活化、腫瘤免疫激活和腫瘤微環境重塑等現象,證明該系統具有較大的研究潛力。
該研究初步實現了對腫瘤的定向共遞送作用,為后續腫瘤遞送研究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ACS Nano》雜志,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1c05613
推薦
-
焦點事件
-
項目成果
-
科技前沿
-
焦點事件
-
項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