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喉神經鞘瘤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
?
患者,女,42歲。因吞咽梗阻不適1個月入院,偶有飲水嗆咳,無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曾前往當地縣醫院就診,給予抗感染、霧化吸入等對癥治療,效果不佳,遂于2013-06-06來我院就診。
?
電子纖維喉鏡檢查示右側披裂一球形腫物,淡紅色、直徑約2 cm大小、表面光滑、向外遮蓋右側梨狀窩,無法窺見腫物基底部。雙側室帶、聲帶光滑、活動好,聲門閉合全。
?
頸部增強CT示:右側梨狀窩處見結節狀軟組織影向內突出,約1.8 cm×1.3 cm,邊緣清楚,密度均勻,無強化,CT值46 HU (圖1A)。
?
由于腫物質韌、表面光滑,患者配合度差,多次在電子喉鏡下行病理活檢均失敗,術前經過科室詳細討論,考慮腫物為良性腫瘤可能性大,可手術完整切除后行病理檢查,且由于腫物較大,支撐喉鏡下無法完整切除,應行頸側徑路手術。
完善術前檢查,未發現手術禁忌。于2013-06-10在局麻下氣管切開+全麻下行右側頸側徑路喉部腫瘤切除術。取右側頸部甲狀軟骨上緣水平沿皮紋做一長約6 cm橫行切口,將頸闊肌下掀起皮瓣,顯露右側甲狀軟骨板。提起甲狀軟骨,沿甲狀軟骨板后緣縱行切開軟骨膜,暴露甲狀軟骨,切開甲狀軟骨板內側黏膜,進入喉腔,探查可見一橢圓形淡紅色腫瘤,約2.5 cm×2 cm×2 cm大小,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邊界清楚,質韌,基底部來源于右側杓會厭鄒襞外側,占據右側梨狀窩。緊貼包膜表面于腫瘤基底部黏膜下完整切除。術中留置胃管。
圖1 A 頸部增強CT示右側梨狀窩處見結節狀軟組織影向內突出;B?神經鞘瘤瘤細胞較豐富,呈束狀柵欄狀排列,HE×200
?
術后病理為神經鞘瘤伴瘤細胞較豐富(圖1B)。術后1周,拔除胃管、進半流食,患者無進食梗阻、飲水嗆咳等不適。堵管2天,患者無呼吸困難、遂拔除氣管套管,聲音無嘶啞,痊愈出院。術后隨訪近2 年,每半年復查1次電子纖維喉鏡,見喉部黏膜光滑,聲帶活動良好,未見復發。
?
討論
?
神經鞘瘤又名雪旺細胞瘤,可發生在任何帶有雪旺神經鞘細胞的神經,除嗅、視神經元神經鞘不發生外、其余神經均可發生,喉神經鞘瘤極為少見。聲嘶、咳嗽、吞咽及呼吸困難為其常見癥狀。
?
本例患者常見癥狀為吞咽梗阻、偶發癥狀為飲水嗆咳,無明顯聲嘶及呼吸困難,是由于腫瘤位于右側杓會厭襞外側突入梨狀窩生長,因此聲門受影響較小,發聲、呼吸均無障礙。反而因阻塞右側梨狀窩導致一定程度的進食受阻,又因瘤體較大、影響會厭閉合,出現飲水嗆咳。
?
本病診斷較為困難,電子喉鏡檢查及CT、MRI等影像學檢查有一定的意義,但需同神經纖維瘤、喉囊腫、纖維瘤、平滑肌瘤等黏膜下病變鑒別,主要依靠病理診斷。
?
腫瘤細胞來自神經鞘膜,呈圓形、橢圓或梭形,表面光滑、質韌、有包膜。腫瘤組織由細長的梭形細胞構成,在較密集的細胞中可見成束的細胞核,彼此平行,呈柵狀排列。
?
喉神經鞘瘤的治療主要為手術切除,根據不同部位采取不同徑路。一般分瘤體較小可在支撐喉鏡或懸吊喉鏡下切除。瘤體較大宜行頸側切開或喉裂開,術前需行氣管切開。本例患者行右頸側切開方式,提供最佳的腫瘤暴露,黏膜下完整切除,創傷小,恢復快,術后拔管后進食、發音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