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頭皮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病例分析
?
1.病歷摘要
?
女,34歲;因右頂枕部腫塊進行性增大1年入院。無頭皮外傷或感染史。體格檢查心肺腹無異常。右側頂枕部可見一乳頭狀紅色腫物,突出頭皮,約1.2 cm×1.0 cm,腫物表面可見淡粉色息肉樣隆起(圖1A),無破潰,捫及皮下腫塊呈實性,邊界尚清,活動性可,無波動感,無觸痛及壓痛,耳后及枕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頭顱CT提示:右頂枕骨下結節,鄰近顱板無骨質破壞(圖1B、1C)。術前診斷:右側頂枕部頭皮包塊。局麻下梭形切口切除腫物及周圍1 cm內頭皮,術后病理診斷(圖1D):增生性外毛根鞘瘤,局部細胞豐富,伴中-重度不典型性,切緣陰性;免疫組化:角蛋白陰性,Ki-67低表達。術后恢復良好,隨訪3個月無復發。
?
圖1頭皮增生性外毛根鞘瘤1A右側頂枕部腫物1B、1C腫物CT下表現1D光鏡觀察(蘇木精-伊紅染色×200)
?
2.討論
?
外毛根鞘瘤屬罕見皮膚附屬器腫瘤,根據腫瘤演進可分為外毛根鞘瘤,增生性外毛根鞘瘤及惡性增生性外毛根鞘瘤。外毛根鞘瘤可單發或多發,單發者局部切除預后良好;而多發性外毛根鞘瘤(Codwen病)合并乳腺癌、甲狀腺癌或胃腸道腫瘤的風險較高,治療重點應在于早發現并處理并發腫瘤。
?
頭皮增生性外毛根鞘瘤臨床表現不典型,女性多發,多為實性結節,可呈蜂窩狀、分葉狀,部分呈外生性生長(如本例),腫瘤多不侵及骨膜,破潰時外觀上難與鱗癌鑒別。病灶中出現廣泛毛鞘角化、壞死,個別瘤團內可見角珠和鱗狀渦形成,此為典型病理表現,腫瘤細胞可有不同程度異型性,該腫瘤細胞即便無異型性,也可能具有侵襲性,應視為低度惡性腫瘤。
?
本例鏡下局部可見大量中-重度不典型性增生細胞,提示為癌前病變,惡變風險較高。其治療應首選擴大切除,切除范圍包括腫物及其周圍1 cm內頭皮。若術后病理提示皮膚切緣陽性,可再次手術。頭皮增生性外毛根鞘瘤發生惡變,可侵犯顱腦,治療應以手術為主,放療、化療作為術后輔助治療,以防復發和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