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總書記說“食品安全”的那些事兒

    2017.1.05

       時光荏苒,歲月交替,2016年已伴隨著歷史的畫卷翻過,2017年正緊跟著時代的車輪走來。元旦前后,總書記先后兩次對食品安全作出重要指示,這不僅體現了國家領導人對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多么看重,也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信心與決心。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12月21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研究“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進展和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等工作。在聽取食藥總局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匯報后,總書記強調:“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關系全國13億多人”舌尖上的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要嚴字當頭,嚴謹標準、嚴格監管、嚴厲處罰、嚴肅問責,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要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加強統一性、權威性。要從滿足普遍需求出發,促進餐飲業提高安全質量。”

       新華社北京2017年1月3日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民以食為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關系我國13億多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抓得緊而又緊。這些年,黨和政府下了很大氣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勢不斷好轉,但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須再接再厲,把工作做細做實,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增強食品安全監管統一性和專業性,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能力。要加強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建設職業化檢查員隊伍,提高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食品安全工作,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安心。”

       對比總書記前后兩次指示,新年后這一次的內容更為豐富,要求更為具體,可以說,是新年前指示的加強版。由于也是剛剛看到新聞稿,只能“胡子眉毛一起抓”,先堆積一些背景資料,方便大家更好地學習領會。

       一、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

       (一)關于食安委

       2010年2月6日,《國務院關于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通知》(國發〔2010〕6號)決定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食安委),作為國務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食安委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為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切實加強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設立的,其主要職責是分析食品安全形勢,研究部署、統籌指導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監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

       目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任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汪洋任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食安委作為國務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有15個部門參加,具體工作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總局)承擔。食藥總局加掛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牌子。

       (二)全體會議內容

       2013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張高麗主持召開國務院食安委第一次全體會議并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副主任汪洋出席會議并講話。

       2015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張高麗主持召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并講話。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學習李克強總理對食品安全的批示要求,全面總結2014年食品安全工作,研究部署了2015年食品安全重點任務。

       2016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張高麗主持召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并講話。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學習李克強總理重要批示要求,全面總結2015年食品安全工作,研究部署2016年重點工作。媒體在報道此次會議時也公布了當時總書記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之責。近年來,各相關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人民群眾熱切期盼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黨政同責、標本兼治,加強統籌協調,加快完善統一權威的監管體制和制度,落實‘四個最嚴’的要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2017年1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張高麗主持召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并講話。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克強批示精神,全面總結2016年食品安全工作,研究部署2017年重點工作。

       2015年以來,食安委全體會議于每年一月召開已形成規律,會上學習領導指示批示,總結上一年工作,部署新一年工作也成為慣例。

       二、總書記最新指示解讀

       (一)“民以食為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關系我國13億多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抓得緊而又緊。”

       本句話指明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前進的方向。食品安全關系全國13億多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它是公共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黨和國家把保障食品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圍繞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提出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社會治安防控等方面體制機制改革任務;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加強公共安全立法、推進公共安全法治化的要求;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二)“這些年,黨和政府下了很大氣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勢不斷好轉,但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老百姓仍然有很多期待,必須再接再厲,把工作做細做實,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本句話提出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殷切的期望。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此前2016年1月,總書記已經提出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因此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食品安全監管“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總書記和總理的指示批示對近年來食品安全工作還是給予了肯定,但是,食品安全依然任重道遠,容不得半點馬虎和放松。“舌尖上的安全”這一形象的描述源自風靡全國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人民網學習大軍對此解讀說:“舌尖上的美食,來源自然、人和社會的最初饋贈,滲透著濃濃的人情滋味。可如若有一天舌尖上的安全沒有了保障,你敢想象你吃下的每一口美食都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嗎?”

       (三)“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增強食品安全監管統一性和專業性,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和能力。要加強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建設職業化檢查員隊伍,提高餐飲業質量安全水平,加強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食品安全工作,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吃得放心、安心。”

       本段話吹響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沖鋒的號角。“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源自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那次會議上,總書記就強調:“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產’出來的,要把住生產環境安全關,治地治水,凈化農產品產地環境,切斷污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食品安全,也是‘管’出來的,要形成覆蓋從田間到餐桌全過程的監管制度,建立更為嚴格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使權力和責任緊密掛鉤。”2015年5月29日,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體系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切實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堅持產管并重,嚴把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每一道防線。”

       “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是對食品安全監管的具體要求,源自“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這一提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確立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從源頭、過程、后果的全過程,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思路,闡述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構成及其改革方向、重點任務。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完善食品安全標準體系,實現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基本接軌。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到2030年,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食源性疾病報告網絡實現全覆蓋。全面推行標準化、清潔化農業生產,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推進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綜合治理,實施獸藥抗菌藥治理行動。加強對食品原產地指導監管,完善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建立食用農產品全程追溯協作機制,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建立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強化日常監督檢查,擴大產品抽檢覆蓋面。加強互聯網食品經營治理。加強進口食品準入管理,加大對境外源頭食品安全體系檢查力度,有序開展進口食品指定口岸建設。推動地方政府建設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推進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制度。健全從源頭到消費全過程的監管格局,嚴守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還沒有印發,但在負責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的《質量監督檢驗檢疫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找到了有關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的內容:“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完善《食品安全法》配套規章,形成由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雙多邊協定組成的進出口食品安全治理法規體系。實施進口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加強進口食品準入管理,加大對境外源頭食品安全體系檢查力度,有序開展內陸指定口岸建設,建立以風險評估、監督抽檢、合格評定和分類監管為主要內容的進口食品口岸一體化監管制度。實施出口食品質量競爭力提升工程,建立以進口國標準為導向、與產地質量安全控制水平相結合的出口食品監督抽檢制度,出臺一批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的政策措施,推動出口食品企業建立健全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推動出口食品企業內外銷‘同線同標同質’。加大出口食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力度。完善供港澳食品安全保障制度,確保供港澳食品安全。加快進出口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建設進程,實施人才培訓‘繁星’計劃,加強進出口食品安全檢測關鍵技術、突發事件應急技術、非傳統食品安全預防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儲備。”

       三、看看過去怎么說

       (一)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要繼續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思路,統籌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醫藥衛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各方面,切實做好改善民生各項工作。

       (二)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問題。毒奶粉、地溝油、假羊肉、鎘大米、毒生姜、染色臍橙等事件,都引起了群眾憤慨。再加上有的事件被輿論過度炒作,不僅重創一個產業,而且弄得老百姓吃啥都不放心。“三鹿奶粉”事件的負面影響至今還沒有消除,老百姓還是談國產奶粉色變,出國出境四處采購嬰幼兒奶粉,弄得一些地方對中國人限購。想到這些事,我心情就很沉重。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我們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我們黨在中國執政,要是連個食品安全都做不好,還長期做不好的話,有人就會提出夠不夠格的問題。

       所以,食品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關注,下最大氣力抓好。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必須正本清源,首先把農產品質量抓好。

       (三)近年來相關報道

       2013年12月28日,習近平在慶豐包子鋪親自賣包子吃,同時詢問店鋪經理:“食品原料是從哪里進來的?安全有沒有保障?”經理用手機向習近平展示了一組慶豐包子在順義原料加工廠的照片,稱店里的原料從農田到餐桌都是安全有保障的。看到照片后,習近平說道:“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群眾要吃得放心,這是我最關心的。”2014年1月28日,習近平在內蒙古自治區考察期間,到伊利集團液態奶生產基地,察看了企業的生產線,向企業負責人詢問生產經營、節日供應情況,叮囑他們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視察北京時,詢問北京市政管委負責人,“地溝油哪去了?” 負責人回答,北京各區都建了廢棄油脂處理廠,年回收廢棄油脂10萬噸,還有70萬噸通過市場化渠道處理。習近平追問:“沒有去搞麻辣燙吧?”負責人說,在這方面已經加強了管理和監控措施,并且越來越嚴。2014年11月1日在福建考察期間,習近平來到他在閩工作時就關心過的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習近平詢問可檢測、追溯食品安全的快速檢測儀、手機支付系統性能。他關切地問:“農貿市場都有了嗎?”2015年6月17日,習近平乘車從遵義前往貴陽考察。在久長服務區的一家小超市,習近平在食品區拿起一包“沙琪瑪”,詢問服務員保質期。服務員看了生產日期后說是2015年2月生產的,保質期有10個月。超市外有兩處食品攤,習近平又走過去,指著米黃粑、鴨脖子,認真地了解有關情況。

       有人說,食品安全永遠在路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完善食品安全法規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標準,強化源頭治理,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實施網格化監管,提高監督檢查頻次和抽檢監測覆蓋面,實行全產業鏈可追溯管理。開展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創建行動。加快完善食品監管制度,健全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加大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力度,完善對網絡銷售食品的監管。加強食品進口監管。”

       食品安全“16”有你,讓我們“17”前行。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