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異質細胞是什么
核異質細胞又稱“癌前核異質”,是癌前病變的伴隨征象。
但又有別于惡性細胞,如仍有一定量的胞漿,細胞核—細胞漿比例基本正常,按其情況分為輕度、中度、重度。輕度是基本接近正常,稍有細胞核不正常,而重度核異質則更接近于惡性變,表現為細胞核增大、深染,核形不規則,核邊緣不整齊,或呈雙核、多核,核染色質顆粒粗,分布不均勻,胞漿少等。
如果細胞核出現其他病理征象,核異質前則冠以相應病理變化的名詞,如萎縮性核異質、退化性核異質等。 核異質細胞可能是癌前病變上脫落的細胞,或者是不典型化生的細胞,炎癥病灶也可有核異質細胞,有時在癌病灶旁也可找到核異質細胞,實際上就是癌細胞,但是形態不典型。
如果在病理檢查中發現核異質細胞,應當仔細尋找癌細胞,以免漏診。如果病人有核異質細胞,就應列入觀察組,密切隨訪,一旦發現癌變,及時治療。發現有核異細胞最好用藥物、營養治療,使其向正常化細胞轉化。同時注意不要再接受外界環境致癌物質刺激,防止癌變。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