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學生飲用奶計劃”,要堅持以自愿原則擴大覆蓋面
補充牛奶的攝入,對于千萬學子的健康成長尤為重要。新學期開學在即,如何加強安全管理,讓學生喝上安全、放心的學生奶,引發多省人大代表的關注。
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是以改善中小學生營養狀況、逐步培養健康意識、提高中小學生體質為目的,在中小學校實施的學生營養改善專項計劃。據統計,經過20年的推廣發展,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已惠及31個省(市)區、660個城市、7萬多所學校的3000萬名中小學生。《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推廣規劃(2021-2025年)》中提到,力爭到2025年,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日均供應量達到3200萬份,飲奶學生數量達到3600萬人。
這項營養改善專項計劃與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不同,在實施時堅持“政府倡導、社會支持、學生(家長)自愿”的原則。所謂“家長自愿,學生自愿”原則,即要不要喝學生奶,由學生家長、學生自愿選擇,相應的也要承擔學生奶的費用。堅持自愿原則對推進學生奶計劃來說十分重要,應立足自愿原則,通過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和家長的健康意識,以及建立針對農村學校、經濟困難學生的補貼制度,擴大學生奶計劃的覆蓋面。
總體看來,推進“學生飲用奶計劃”,需要處理好三大關系。一是擴大學生奶計劃覆蓋面與尊重學生選擇的關系,不能出現為擴大覆蓋面而強制要求學生的問題;二是學校統一訂購與學生自主選擇的關系,要避免供應學生奶的商家與學校發生利益輸送關系,學校允許非“學生奶”進校銷售的問題;三是鼓勵學生喝學生奶與經濟困難學生無力負擔學生奶的關系,要對這類學生實施學生奶補助。
由于實行自愿原則,學生奶計劃在推進時,存在公辦學校、民辦學校,城市學校、農村學校不均衡的問題。這與學校、家長對飲用學生奶的認識,以及家庭經濟條件有關。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地方為擴大學生奶計劃覆蓋面,采取要求所有學生必須統一訂購、飲用的辦法。這是不妥當的,屬于強制性的亂收費行為。提高學生奶計劃覆蓋面,需要加強對學校領導、教師、學生以及學生家長的營養健康教育,引導更多學校加入學生奶計劃,更多學生家長選擇學生奶。學校也要站在學生健康成長角度,認識到這一計劃的意義,做好對學生的健康教育與相應管理、服務。
考慮到學生奶需要學生自愿選擇并承擔相應費用,就必然會出現部分學生家長不愿購買的問題,尤其是農村學校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此,要在推進學生奶計劃時,發揮地方政府與供奶企業的作用,對農村學校、經濟困難學生實施一定補助,讓這些孩子也喝得起學生奶。
此外,雖然學生引用奶計劃明確凡進入校園的牛奶包裝盒上必須印制有“中國學生飲用奶”專用標志,但還是有一些非“學”字標牛奶、乳飲料借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或通過自動售奶機名目進入校園,這說明地方教育部門、學校沒有嚴格堅持準入標準。對于這類違規操作,要依法追究學校有關人員的責任,追查這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各省在實施計劃時,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職瀆職、擅自訂購的違規行為,要嚴格追責問責。
尊重學生家長、學生的自主選擇權,不只是喝不喝學生奶的選擇權,還應有喝哪個品牌學生奶的自主權。2018年,國務院明確提出,大力推廣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增加產品種類,擴大覆蓋范圍。增加產品種類,這有利于吸引學生選擇學生奶,同時可促進供奶企業的競爭。要滿足學生和學生家長的選擇權,應該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學校采購哪一個品牌、種類、價格的學生奶,應聽取全體家長的意見。引入家長委員會監督,這也是保障學生奶品質的重要機制。
-
政策法規
-
標準
-
標準
-
政策法規
-
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