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祝賀Robert J. Cotter教授榮獲美國質譜會(ASMS) 杰出貢獻獎

    2011.5.20

      將于2011年6月5-9日在美國科羅拉多會展中心(丹佛市)舉行的美國質譜會(ASMS) 已經提前公布在本屆質譜會上獲獎的各位科學家,其中,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藥理與分子科學教授Robert J. Cotter榮獲杰出貢獻獎(The Award for a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 in Mass Spectrometry)。該獎項用于獎勵在質譜基礎和應用研究領域做出獨一無二的成果,并且在質譜領域有重要影響的科學家。對于長期以來在科學研究領域與島津公司有著密切合作關系的島津老朋友Robert J. Cotter教授表示熱烈的祝賀!

    8585_201106100941501.jpg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Robert J. Cotter教授

      在Robert教授與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島津公司的田中耕一之間有著這樣一段佳話。田中先生發明的質譜離子化新方法在1985年向日本ZL局遞交了申請,1987年,島津公司決定將采用這一新方法的新型質譜儀正式上市,為了起到產品宣傳作用,公司派遣包括田中先生在內的五位研發小組成員通過5月份在京都舉行的日本質譜學會年會首次對外宣布這一成果。他們的實驗結果在會議期間只是略有反響。接著是1987年9月第二屆中日質譜學研討會在日本寶塚市召開,由于這是一個國際性會議,吸引了一些西方學者前來參加。與會的美國專家中有一位就是來自著名的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Robert J. Cotter教授。當Cotter教授看到田中的LDI-MS居然能檢測到100KD的溶菌酶七聚體后大為驚嘆,在征得田中的同意后,他就將田中海報的摘要、離子化方法的細節和其中關鍵的幾張質譜影印件通過傳真發往歐美幾家主要的質譜學實驗室。事后證明,Cotter教授的這一熱心宣傳為默默無聞的田中在歐美確立了其LDI離子化新方法的原創性。最終,于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正式宣布,最早實現LDI離子化技術的田中耕一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

      眾所周知,在分子結構鑒定過程中,串聯質譜(MS/ MS)是非常關鍵的工具。Robert J. Cotter利用高能量碰撞(達20keV)進行誘導解離,并在1993年率先發明和成功設計了第一個串聯飛行質譜(TOF/TOF)。該質譜使用了兩個雙級反射器(rTOF/ rTOF)。為了在更廣的質量范圍內聚焦更多的離子,這種設計后來被單級反射器取代,之后又發展了出了彎曲場反射器,可以同時聚焦產生的所有離子。彎曲的場反射器后來在源后衰變質譜儀器中有廣泛應用,島津克雷斯托公司獲得了該技術的授權,并先后推出了Kompact IV, AXIMA CFR和AXIMA CFR+質譜以及AXIMA Confidence質譜儀。2004年,島津克雷斯托公司推出了簡約化商品儀器Kratos AXIMA TOF2,之后推出了Performance質譜儀。總共已有超過400臺彎曲場反射器質譜被生產和出售。高能碰撞(20keV)的潛在的好處現在已經被認可,最令人興奮的是在MALDI TOF質譜上進行“Top-Down”或者“Middle-Down”蛋白質分析。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