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肝細胞癌骶骨轉移診療分析-2

    2022.1.23

    討論


    診斷? ??骶骨部位解剖結構復雜,轉移瘤發生在骶骨時,臨床癥狀多不典型。患者常表現為骶尾區、臀部間歇性或持續性疼痛,腫瘤組織向前可突入盆腔,向后可突向臀部,部分患者在腹部或臀部可觸及包塊;當腫瘤侵犯骶神經時,可表現為會陰區感覺障礙或二便異常。早期骶骨轉移瘤難以明確診斷,常與腰椎退行性疾病或骶骨原發腫瘤相混淆。賀云飛等報道骶骨腫瘤101例,首次就診時32例誤診,其中誤診為腰椎椎間盤突出癥25例。本例患者就診時主要表現為骶神經受壓癥狀,考慮腰骶椎椎間盤突出等病變,入院后進一步行影像學及實驗室檢查,結合患者肝癌病史,考慮HCC骶骨轉移。對于部分原發性腫瘤及轉移性腫瘤的診斷,實驗室檢查(如腫瘤指標等)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CT、MRI檢查優于X線檢查,可明確腫瘤形態、侵襲范圍、骨破壞情況等。SPECT敏感度高達98%,易于發現其他部位腫瘤轉移情況,但對于孤立性骶骨轉移患者,無法與骶骨原發腫瘤相鑒別。有文獻報道,切開活檢不僅可提高檢出率,且對于明確腫瘤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手術治療? ??骶骨轉移瘤,常伴有腫瘤其他部位的轉移,復發率較高,術后并發癥較多,手術目的以緩解癥狀為主,臨床上多以姑息治療為主。骶骨腫瘤可破壞骶骨區域解剖結構及生物力學穩定性。手術方案通常結合腫瘤性質、累及部位及患者一般狀況制訂。郭衛等以S2/S3椎間盤為界,將骶骨分為上位骶骨(Ⅰ區)及下位骶骨(Ⅱ區),骶骨部位腫瘤累及腰椎定義為Ⅲ區,上位骶骨以椎管中心為界分為前(a)、側(b)、后(c)三區。手術治療原則:①單純累及Ⅰ區的良性腫瘤均行刮除或邊緣性切除,惡性腫瘤則行邊緣性切除或廣泛切除;②單純累及Ⅱ區的腫瘤均行廣泛或邊緣性切除;③同時累及Ⅰ區、Ⅱ區的腫瘤采取廣泛切除腫瘤的Ⅱ區部分,切除或刮除腫瘤的Ⅰ區部分。手術多采取后入路,手術方式包括腫瘤切除術、后路減壓內固定術、骶骨成形術;根據骶骨切除范圍不同,可分為骶骨部分切除、骶骨大部分切除、骶骨次全切除、骶骨全切除。手術適應證:①骶尾部疼痛伴神經壓迫癥狀;②腫瘤放射治療效果欠佳;③腫瘤侵犯伴有腰骶關節或骶髂關節不穩;④S3以下單發骨轉移,若累及S3及以上椎體行刮除術。骶骨腫瘤刮除或局灶切除,術中出血量少,對骨盆結構破壞少,但是可能存在腫瘤切除不徹底或復發率高等情況;如骶髂關節切除>50%(骶骨次全切除和全切除),建議行內固定以加強骨盆環的穩定性,骶骨缺如部位則需用軟組織重建,避免腹膜疝形成。有文獻報道,En-bloc(保留雙側S1,2神經根,將骶尾骨骨質、雙側骶髂關節及骶骨前軟組織腫塊切除)聯合L4,5椎弓根螺釘并雙側髂骨螺釘固定可取得良好的遠端固定效果,但是骨盆重建可能存在骶髂關節結構破壞、術后力學不穩定、假關節形成、骨不連、螺釘松動、螺釘斷裂、軟組織損傷范圍較大等風險。本例患者肝癌骶骨轉移至S2~4,以S3為主,且為單發性腫瘤,結合患者肝癌合并肝內轉移及骶骨轉移,遵循骶骨轉移瘤手術原則,行單純腫瘤切除術。該術式可避免因骶骨重建而產生的術中及術后并發癥,本例患者除切口感染外,無其他術中及術后并發癥發生。


    療效評價? ??骶骨周圍組織毗鄰關系復雜、血運豐富,鄰近有髂總血管以及多條分支、靜脈、直腸、輸尿管等,腰骶干及骶叢分出坐骨神經、陰部內神經,在手術治療時易損傷神經或造成出血。Tang等的173例骶骨腫瘤患者臨床資料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術中及術后超過30%患者出血量>3000mL,惡性腫瘤平均出血量為3533.46mL,良性腫瘤為2826.59mL;平均手術時間為196.42min。Zhang等的研究中,26例骶骨腫瘤患者術中及術后出血量平均為2650mL。在一項前瞻性研究報道中,骶骨切除內固定重建術平均術中出血量為3266mL,平均手術時間為440min;而腫瘤局灶切除的平均出血量為1988mL,平均手術時間為194.4min。骶骨腫瘤單純切除較骶骨重建術中出血量明顯減少,手術時間明顯降低,與本研究結果一致。目前有多種方式可減少骶骨腫瘤患者術中及術后出血量,如術中球囊壓迫動脈、術前DSA栓塞阻斷髂內動脈、控制血壓、機器人導航系統輔助操作及多方式聯合等。大多數骶骨轉移瘤都會累及骶神經,骶神經支配盆腔臟器和雙下肢,腰骶神經病變或神經完全損傷可導致癥狀性感覺喪失、燒灼痛或放射痛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林飛躍等對腰骶椎內固定失敗患者行S2-AS翻修術,結果顯示,末次隨訪時VAS評分及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ODI)均較術前改善。Kastler等為脊柱多節段腫瘤轉移患者(骶椎7例)行微波熱消融術,術后6個月VAS評分明顯改善。本例患者術后疼痛癥狀及活動功能明顯改善,療效顯著。在骶骨腫瘤侵犯骶神經時,應盡可能保留雙側S1,2及至少一側S3神經根,或一側S1~3神經根,以最大限度保留下肢活動及二便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質量。骶椎腫瘤手術還存在如腦脊液漏、直腸損傷、切口感染不愈合等并發癥。本例患者術后出現切口感染,對癥綜合治療2周后切口愈合。


    本研究病例為肝癌孤立性骨轉移,目前針對HCC骶骨轉移尚無治療指南。本研究組根據患者年齡、身體狀況、臨床表現、輔助檢查結果及患者意愿等制訂手術方案,行骶骨腫瘤單純切除術,術后患者臀部及大腿疼痛、二便障礙癥狀消失,生活質于召龍,等.肝細胞癌骶骨轉移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量明顯提高。因此,對于肝癌孤立性骶骨轉移患者,其表現為神經壓迫癥狀,可行姑息手術治療,如開放或微創單純腫瘤切除術,解除神經壓迫,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還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總之,對于骶骨轉移瘤,特別是孤立性轉移瘤,早期癥狀隱匿,容易誤診或漏診,其治療也相對較為復雜,應針對腫瘤來源、特點,患者一般狀況、癥狀體征,腫瘤生存率等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手術治療及綜合治療等。外科手術治療時,在減少術后并發癥的同時,宜選擇最佳手術入路及方式,聯合術后藥物、康復等治療,以緩解疼痛及改善神經功能。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