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質譜大會系列專訪——江桂斌院士
——江桂斌:抓住機遇,共謀發展 見證中國質譜40年成就
導讀:2020-2023年中國質譜學術大會將于2023年6月9-13日在杭州舉辦,本次大會是中國質譜界的一次盛會,旨在促進學界團結進步、和諧發展、共贏未來,提高學術交流水平,推動質譜技術在各大科技領域的廣泛應用。大會由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聯合中國化學會質譜分析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主辦,浙江大學承辦。大會將邀請國內外質譜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交流質譜領域最新的科研進展和前沿技術。本此大會的主題為砥礪奮進四十年,共筑中國質譜夢。會議主頁鏈接如下:http://www.cmss.org.cn/index.php?r=site%2Fcae-home&mid=19 ,歡迎大家報名參會。
1982年江桂斌院士從山東大學化學系畢業,一直以來主要從事色譜研究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江桂斌發現,色譜質譜聯用的方法更適合環境分析與研究,因此與質譜結緣。
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 江桂斌院士團隊首先解決的是“世紀之毒”二惡英的高分辨色譜質譜測定技術,2001左右江桂斌院士領導建立了擁有高分辨色譜/質譜的二惡英實驗室,經過幾年的努力,該實驗室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命名為全球二惡英監測的示范實驗室。同時為了發展儀器的風險評估技術,江桂斌院士團隊將質譜與色譜的分離鑒定與細胞的分離測試聯合起來,于2005年提出成組毒理學的概念并自主研制了世界上首臺高通量多功能成組毒理學分析系統(ITA),該分析儀既是化學品風險評估的有力工具,也是環境樣品、食品和藥物中靶向和非靶向毒物高通量篩選的有力工具。2015年開發了結合毛細管電泳與ICP-MS聯用的納米銀細顆粒表征技術,可以更容易的辨別納米材料的顆粒與含量。2013年左右團隊研制并通過3D打印技術在實驗室內自行設計和加工制造大部分關鍵的凝膠電泳組件,大大提高了儀器的分辨率和靈敏度,這項工作一直持續至今。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江桂斌院士
奮進40年,抓住機遇,共謀發展
中國的儀器事業起步并不算晚,1962年中國就有了第一臺質譜,之后很長時間我們很長時間落后于國際。近十多年,國家層面非常重視質譜儀器的發展,我們的質譜事業取得了卓越的進步。 我們在科學研究,國家安全,環境安全、食品安全,生命科學等領域都離不開質譜儀器的使用,在未來,質譜儀器的高水平研發與應用,都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質譜儀器技術自誕生以來產生過很多諾貝爾獎,我們在開發與應用領域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說大質譜,加速器質譜,高分辨率磁質譜等都是我們在未來要瞄準的前沿領域。同時在應用領域開發專用質譜,比如便攜式質譜、特殊空間與環境下的專用質譜,都是我們開發的重點。
對質譜學會的回顧和期望
中國物理學會,中國化學會等等專業的學術機構對我們國家推動科學事業,從理論方面到應用從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學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聯系科研工作者,為大家提供交流的平臺,以及為國家層面提供建議策略。我們在未來還有更大的目標,我們希望緊密的團結全國的質譜工作者,包括質譜使用者,大家一起形成交流平臺,使更多的專家交流學術,促進我們的技術提高等等,對于學會而言還有很多很多工作等著去做。在這過程中我們也期待會議的規模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為更多的學會會員提供更多的服務。
對中國質譜的深情祝愿
江桂斌院士祝福道:“杭州質譜大會是我們疫情三年之后首次重啟的質譜大會,我相信它會吸引我們業內很多專家學者還有儀器的廠商共同參與,很重要的是,我們要堅定我們的目標,我們的目標是遠大的,行者必達,我也祝本屆大會圓滿成功,為質譜事業的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