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耐受重金屬毒害關鍵基因找到
土壤重金屬污染是全球性的重要環境問題之一,被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屬可被農作物吸收進入食物鏈,嚴重影響食品安全并危及人類健康。植物修復基因工程是解決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中,尋找和發掘耐受重金屬毒害且調控重金屬超量積累的關鍵基因并闡明其作用機理,是植物修復基因工程獲得成功并從源頭上控制農產品食品安全的關鍵。近日,合肥工業大學曹樹青教授課題組的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植物學著名期刊《植物生理》上。
該研究利用正向遺傳學途徑篩選鑒定了一個擬南芥耐鎘突變體,利用生物技術克隆了相應的突變基因,發現該基因編碼一個轉錄因子ZAT6,它可以特異性地直接結合到控制谷胱甘肽,即植物螯合素的合成前體物,合成的一個關鍵基因的啟動子上,并協調激活谷胱甘肽依賴的植物螯合素合成途徑上的相關基因表達,從而增加植株體內植物螯合素的合成,最終提高植株對鎘的積累和耐受。
“因此,可利用過量表達ZAT6轉基因技術增加植物對鎘的積累和耐受性,為土壤重金屬污染植物修復基因工程提供了新的基因資源和技術途徑。”曹樹青說,該基因及其在土壤鎘污染修復中應用已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可在其他生物量大的植物上推廣并產業化利用。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