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基于土壤修復改良 打破柑橘黃龍病防治魔咒

    2019.12.30

       12月21日至22日,中國災害防御協會、中國科學院大學江華博士工作站及中國南方柑橘黃龍病防治研究中心,在湖南江華縣聯合組織了柑橘黃龍病防治項目年度評審會。

    105659_201912301009311.jpg

      中國是柑橘產量和種植面積第一大國。但黃龍病這種柑橘癌癥,容易大面積流行,并造成柑橘毀滅性災害和歉收,是公認的世界性植保難題。目前國內外均認為柑橘黃龍病可防可控但不可治,只能采取相對被動的“三板斧”方法:選無毒苗、防木虱、砍病樹。正因為黃龍病的原因,美國柑橘現已大面積毀滅。

      探索黃龍病防治有重要現實意義,然而幾十年來一直無明顯進展。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何裕建,通過調研,提出基于土壤修復改良的黃龍病綜合防治新思路。6年來,從實驗室基礎研究到田間中試,科研人員逐步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

      經過實地調研和討論、交流,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及江華縣委縣政府的有關人員,認為該項目取得了重要實際成果:

      該項目綜合考慮土壤的物理、化學及微生物等指標,通過有針對性地添加修復改良劑,達到修復土壤微環境,提高植物體免疫力的目的;

      通過對實施措施前后試驗區柑橘樣本黃龍病菌DNA的PCR技術檢測和果品的產量、質量、感官等指標分析,證明基于土壤修復改良的黃龍病綜合防治技術對黃龍病有較好的治愈效果,較為明顯地提高了產量并改良了品質。

      專家學者認為,這個項目的初步成功,打破了柑橘黃龍病可防可控不可治的歷史魔咒。

      科研人員發現,同柑橘果園類似,近幾十年來,全國的耕地基本上都大量濫用農藥和化肥。經檢測分析,耕地中農殘含量高,有機質、中微量元素與有益微生物嚴重缺乏或不均衡。根據植物遵守類似生化機理的角度,何裕建團隊嘗試用土壤修復改良法解決不同農作物的種植難題。目前已分別在湖南、廣西、廣東、海南和北京等各省市的田間試驗點進行了不同農作物和果蔬試驗。結果表明,通過土壤修復改良法,分布于我國南北的亞熱帶、熱帶各種果蔬的常見病害問題均可得到有效控制,產量和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更深入的試驗正在進行中,相關技術與方法將為當地種植業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科學依據與參考。

      專家組認為,該項目為當地培養了黃龍病防治和土壤修復改良的技術人才隊伍;其順利開展將會產生顯著的社會及經濟效益,對全國柑橘和果蔬的有機種植、循環農業乃至精準扶貧具有重大促進作用。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