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樣品制備前沿,助力檢測事業前行
——中國化學會第24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樣品制備分會成功舉辦
10月9日下午,中國化學會第24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的樣品制備分會場報告,多位學者圍繞食品、制藥、環境、生命科學等應用,分享了樣品制備方面最新的進展。
會議現場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練鴻振教授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南京大學現代分析中心、生命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練鴻振教授作題為《食品危害保守性標志物的色譜質譜篩查鑒定》的報告。他首先介紹了食品安全面臨的挑戰,比如尋找隱蔽性標志物,色譜質譜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課題組主要利用HRMS高分辨質譜來進行此類標志物篩查。比如,含糖食品變質后的標志物5-羥甲基糠醛極其二聚體分析,動物源食品中氯丙嗪及其代謝產物的檢測方法研究,水產品中恩諾沙星及其代謝物的殘留篩查與分析。課題組還用MALDI-TOF,對乳制品中國過敏原蛋白進行快速檢測。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嚴秀平教授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分析食品安全學研究所、食品科學與資源挖掘全國重點實驗室的嚴秀平教授作《分子印跡共價有機框架的制備及真菌毒素固相萃取應用》的報告。針對免疫親和柱昂貴,COFs如何穩定的問題,課題組通過一鍋法開發了分子印跡柔性共價有機框架材料(COFs),引入的柔性單元可以根據模板分子的結構調整框架的型狀和構象,有利于對黃曲霉毒素的高特異性識別。發展了一種簡單的室溫制備三維MI-COF,通過孔徑調節與合理選擇偽模板相結合,實現了復雜食品樣品中玉米赤酶烯酮的高選擇性固相萃取。在COFs中引入適度柔性單元與剛性單元單體長度調節COFs孔結構相結合,有望成為制備高選擇性分子印跡COFs固相萃取材料的普適方法。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朗星教授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陳朗星教授作《穩定性共價有機框架固相萃取劑應用于食品中農藥殘留的檢測》的報告。課題組構建了酰胺鍵共價有機框架,用于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的萃取和檢測;制備了磁性烯鍵共價有機框架,對苯并咪唑殺菌劑進行萃取;制備了磁性羧基化喹啉基共價有機框架,對苯脲類除草劑進行萃取。課題組分別介紹了研究思路、表征、應用等。
河北大學閆宏遠教授
河北大學閆宏遠教授作《基于石墨烯氣凝膠的水產品中鹵代有機污染物高效萃取檢測方法》的報告。課題組制備了功能化三維石墨烯氣凝膠并對其表征,將其用于水產品中鹵代有機污染物的高效萃取檢測,未來將進一步探索高選擇性和傳質速率的三維石墨烯氣凝膠制備方法,進一步提高氣在復雜樣品中痕量組分的識別效率;未來還將三維石墨烯氣凝膠與在線固相萃取、芯片固相萃取等自動化裝置結合,開發更加簡便快速的新型樣品前處理方法;開發可以與熒光可視化檢測技術相結合的功能化石墨烯氣凝膠,實現環境及水產品中目標污染物的快速實時監測。
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學院的王超展教授
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學院的王超展教授作《羧基和Ti4+后修飾共價有機框架磁性吸附劑的制備及應用》的報告。課題組開發了COF基Ti4+-IMAC吸附劑的制備法并對其表征,探討了其對核苷酸的富集性能。課題組還制備了羧基功能化磁性COF吸附劑,并其性能表征并探討其經理,介紹了其在氟喹諾酮分離富集中的應用。
艾杰爾-飛諾美純化市場拓展經理蔡斌
艾杰爾-飛諾美純化市場拓展經理帶來了《穩中求進,精益求精——智純.維簡 HS-D-5800P制備型高壓液相色譜系統》的報告。HS-D-5800P是針對CRO和制藥客戶開發的,具有幾大特點:首先,系統穩定可靠,經過嚴格內部測試及CRO實際使用環境測試,穩定耐用。其次,隨心易用,軟件專為復雜樣品的制備純化需求優化,無需額外學習成本即可上手使用。第三,耐壓40Mpa,耐壓更高,適用性更廣。第四,管家式服務,本土供應鏈和售后服務團隊可使客戶獲得更好服務。后分別介紹了150mL制備型高壓輸液泵,紫外可變波長檢測器,餾分收集和獨立進樣器模塊,自動制備柱切換模塊,高壓制備液相系統電源和通訊模塊,以及軟件的性能。并介紹了其用于復雜化合物制備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