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實驗動物技術> 實驗動物基本參數>調定點學說

    調定點學說

    關鍵詞: 調定點學說來源: 互聯網

    關于體溫調節的機制,即如何把體溫維持在37℃這一水平上,一般用調定點學說來解釋。這個學說認為,人和高等恒溫動物的體溫類似恒溫器的調節。調定點的作用相當于恒溫箱的調定器,是調節溫度的基準。下丘腦前部視前區的溫敏神經元與冷敏神經元起著調定點的作用。這兩類神經元活動的強度依下丘腦溫度的高低而改變,其變化的特點,呈鐘形曲線。這兩條曲線的交叉點,就是已經調試完畢的體溫基準點,簡稱調定點。正常人此點溫度定為37℃。若流經此處血液的溫度超過37℃時,溫敏神經元放電頻率增加,引起散熱過程加強,產熱過程減弱;如流經此處的血溫不足37℃時,則引起相反的變化。皮膚溫度感受器的傳入信息,通過中樞整合作用,也可影響調定點的活動。

    ?

    在正常情況下,調定點的變動范圍很窄,但也可因生理活動或病理反應發生一定的改變。如細菌感染導致發熱,致熱原可使溫敏和冷敏兩類神經元活動改變,調定點上移(如38℃)。調定點上移后,產熱與散熱過程將在較高的水平(38℃)上達到平衡。解熱鎮痛藥的作用機制,就是使調定點下降,從而使體溫恢復到正常水平。

    ?

    ?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