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及核蛋白染色體
?
|
一、Feulgen氏染色法: ?該方法是顯示DNA的一種常用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酸水解下,去DNA中的嘌呤,使脫氧核酸的醛基暴露出來,然后再與Schiff氏試劑反應,生成紫紅色產物,用于顯微分光光度計和流式細胞測量計對細胞進行靜態DNA測量和流式細胞測量。 ?操作方式: (1)切片常規脫蠟至水。 (2)蒸餾水洗,1NHCI水溶稍洗。 (3)浸入1NHCI水溶液60℃,8-10分鐘。 (4)取出后,1NHCI水溶液稍洗,蒸餾水洗數次。 (5)入Schiff氏液中室溫下,暗環境30-90分鐘。 (6)流水沖洗數分鐘。 (7)常規脫水、封片。 ?結果:DNA呈紫紅色。??注意事項: 1、1NHCL、Schiff液的配制方法見前。 2、該染色的優劣很關鍵。在于組織的固定。用甲醇85ml,福爾馬林10ml,冰醋酸5ml配制的固定液效果很好。此外1NHCL液中酸化時間需嚴格控制。 3、5%亮綠淡復染,使胞漿及其它組織呈綠色。 ?二、核仁組成區蛋白顯示法(PLOTON改良法) ?核仁組成區(Nucleolar Organier regions,NORS)是轉錄核糖體RNA(rRNA)的染色體片斷并與嗜銀酸性非組蛋白有關。核糖體RNA基因直接控制著核糖體和蛋白質的合成,因此,計數細胞內的AgNORS的數量可反映細胞增殖的情況。經典的方法是經Plotor改進的銀染法。 ?操作方法: (1)切片脫蠟入水。 (2)蒸餾水洗。 (3)去離子水洗。 (4)切片至ploton氏銀液中室溫下,暗環境60-90分鐘。 (5)去離子水洗。 (6)蒸餾水洗。 (7)常規脫水封片。 ?結果:AgNORS位于細胞核內呈黑色的顆粒狀。 ?試劑的配制: 1、1%甲酸、2%明膠溶液(甲液) 甲酸 1ml 明膠 2g 去離子水 100ml 2、50%硝酸銀(乙液) 硝酸銀 50g 去離子水 100ml 3、ploton氏銀溶液 將甲液與乙液按1:2的比例于臨用前混為ploton氏銀溶液。 ?注意事項: 1、所用器皿需經酸缸清洗。 2、甲液配制時,應先按1%的濃度配制好甲酸液,再以此作為溶液溶解明膠。 3、有人用雙蒸水替代去離子水也可達到上述效果。 4、銀染后,用0.1%氯化金調色1-3秒,可使背景變清,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