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方法> DNA實驗技術> DNA基礎知識>重組質粒的轉化、篩選和鑒定

    重組質粒的轉化、篩選和鑒定

    關鍵詞: 重組質粒 轉化 篩選 鑒定來源: 互聯網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克隆工作中最常用的雙酶切;

    2、學習將外源基因與質粒連接方法及操作技術;

    3、學習氯化鈣法制備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的技術;

    4、了解細胞轉化的概念及其在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的意義。

    5、外源質粒DNA轉入受體菌細胞的技術以及篩選轉化體的技術。

    6、學習鑒定重組子的方法。

    二、 實驗原理

    重組子的建立:采用雙酶切質粒載體pBR322和pUC18,酶切后產生了互補的粘性末端,在T4 DNA 連接酶的作用下,兩個質粒片段連接。

    感受態細胞(Competent cells):受體細胞經過一些特殊方法(如:CaCl,RuCl等化學試劑法)的處理后,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變化,成為能容許多有外源DNA的載體分子通過的感受態細胞(competent cell) 。 轉化(transformation):是將異源DNA分子引入一細胞株系,使受體細胞獲得新的遺傳性狀的一種手段,是基因工程等研究領域的基本實驗技術。

    電轉化法:使用低鹽緩沖液或水洗制備的感受態細胞,通過高壓脈沖的作用將載體DNA分子導入受體細胞。

    克隆的篩選:主要用不同抗生素基因篩選。常用的抗生素有:氨芐青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環素、鏈霉素等;

    重組質粒克隆的鑒定:鑒定帶有重組質粒克隆的方法常用的有α-互補、小規模制備質粒DNA進行酶切分析、插入失活、PCR以及雜交篩選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小規模制備質粒DNA進行酶切分析,對于帶有LacZ基因的載體還可以結合α-互補現象來篩選。

    三、試劑與器材

    1、試劑 pUC18質粒,pBR322質粒,DL2000 Marker, Pst I(15U/ul)及酶切緩沖液, EcoR I(15U/ul)及酶切緩沖液,DNA Ligation Kit Ver 2.1 (TaKaRa),LB液體培養基(Luria-Bertani) ,LB固體培養基,50mg/ml卡那霉素(kanamycin)儲存液,質粒快速提取試劑盒(博大泰克),10 X Buffer K, Pst I,EcoR I (TaKaRa)

    2、器材 電基因轉移議,恒溫搖床,臺式高速離心機,恒溫水浴鍋, 瓊脂糖凝膠電泳裝置,電熱恒溫培養箱,電泳儀,超凈工作臺, 微量移液槍,eppendorf管。

    四、操作方法

    1.構建重組質粒

    質粒pUC18和pBR322分別用Pst I和EcoR I雙酶切,將酶切產物按照1:1的比例混合,使用T4 DNA連接酶連接,構建成重組質粒。

    2.制備感受態大腸桿菌細胞

    收集大腸桿菌細胞,采用CaCl2 處理,制備成感受態細胞。

    3.重組子的轉化

    將構建的重組質粒加入到制備的感受態細胞懸浮液中,電擊法將重組質粒轉化到宿主細胞中。

    4.重組子的篩選鑒定

    采用藍白篩選重組子。酚/氯仿快速抽提質粒,酶切后電泳鑒定。

    五、關鍵步驟與注意事項

    2.連接反應溫度選擇要適中,過高粘末端之間形成氫鍵不穩定,過低會影響連接酶的活性。

    3.連接反應兩種質粒的比例為1:1,否則容易自連。

    4.制備感受態細胞時要采用對數生長期初期的細胞,低溫處理時間要足夠。

    5.電擊法時電擊電壓、電流、時間選擇要合適。

    6.轉化及藍白篩選要作陰、陽性對照,防止出現假陽性、假陰性。

    推薦方法

    Copyright ?2007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7018254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18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京ICP證110310號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