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中醫不需要現代科學的檢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9-03 10:45:19/ 個人分類:中西醫科研

    傳統中醫現代科學仍是兩股道上跑的車,根本擰不到一起,但不排除將來兩條道交匯在一起。我也不認為中醫是單純的經驗總結,更愿將中醫看作傳統哲學體系衍生出的一門藝術。藝術家是超越時代的,扁鵲、華佗如達芬奇一樣難以超越,《黃帝內經》的蒙娜麗莎微笑也可以穿越數千年時空隧道。另外,缺乏想象力的人則根本不應走上藝術之路(西方科學的可重復性也不是人人可以感受的)。

    對人體的認知如同透視一個神秘的村落。西方科學主導的現代醫學的偵查工作主要從地面進行,巡視每條街道甚至察看每塊磚頭;中醫更多依靠想象力的翅膀從高空俯視,細節把握方面則更多需要經驗積累。

    中醫的“象”與“數”有些數理模型的味道,但真正用西方科學表述研究中醫仍需要三個前提:意識本質的物理解釋,體內各種龐雜菌落的作用及平衡關系,陰陽五行理論的數學表述。

    意識與菌落對生命過程的影響細節如何?這似乎與中醫的氣脈相關,也可能成為現代醫學的夢魘。我相信西方科學在生命領 域的成熟首先需要放棄“可重復可邏輯化”的前提,如同相對論量子力學放棄牛頓的絕對時空觀念一樣。生命過程中的意識與菌落是可重復的?又遵循哪般的荒唐邏 輯?一旦放棄了“可重復可邏輯化”的前提,科學無疑在走近藝術,現代醫學也走近中醫。

    陰陽五行理論的數學表述如同相對論的張量分析。數學分析體現了西方思維方式,性質固化于他們是分析開展的前提,定量則是定性的前提。西方數理邏輯把被老子稱為“非常道”的語言都用數字固定和神圣化了。盡管數學對“常道”的表述是蒼白無力的,沒有數學表述的“常道”卻通常游離于普通人的思維以外,愛因斯坦曾抱怨相對論的完整思想在數學描述下被閹割了,但相對論最初僅三個人理解,到如今成為大學課堂的教學內容,張量分析功不可沒。陰陽五行與相對論一樣,其精髓可能在于一些“常道”的理念,目前還需要想象力的翅膀去把握,數學分析的飛機仍過不去。

    這些根本問題解決之前的所謂“中醫現代化”研究只能是革命前的鋪墊,或者無聊的閹割。與其搞什么“中醫現代化”,不如嘗試將部分中醫學科納入藝術類進行招生,以更好保留這一傳統文化的火種。

    TAG: 中醫檢驗現代科學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