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于如何介入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23 14:12:41/ 個人分類:學習

      關于如何介入一個新的方向

      現今在各個學科研究領域都涌現了很多新的方法和新的研究方向,這些新的方法多是國外的研究人員發展起來的,我們國內的研究人員如何更快更好地介入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兩種方式,一種自己埋頭苦看文獻,依靠中國人勤勞的雙手和聰明的大腦掌握這些新的方法。另外一種是,在初步了解后,立刻取得與國際同行的接觸,通過諸多交流方式(參觀實驗室,學習相關workshop課程)快速入門,然后在此基礎上大量閱讀文獻并對方法進行實驗或者改進。

      通過這次去德國對骨齡學(bone histology)的初步學習,我認為第二種方法更為可取,雖然我之前也看過一些 bone histology的文章,但是始終感覺不得精髓,想要討論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這次通過短暫的四天高強度學習,基本對此方法有了比較多的了解,對自己今后的應用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由此想到了關于專業課程的問題,在國內學習的階段,感覺國內課程的針對性相對較差,也就是沒有很好的專業課程可供研究生學習。通常一門課程學了一個學期最后感覺基本無用。在國外的課程雖然不多,時間也很短,但是針對性卻很強,基本上就是拿來就可以用的類型。例如我在這邊選修的一門統計課-“cracking statistics”,課程很短,一周上完,上午上課,下午上機,老師是從別的大學請過來的,專門教統計的,課程里面所舉的例子都是關于古生物的,也就是說他這門科的講義專門是針對古生物專業的學生而編寫的,所以針對性很強,容易上手。

      一門很好的專業課程能夠幫助學生快速入門,這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一個新的學科方向如果是讓學生自己去看,自己去理解,那么如果這個學生天資聰穎,而且特別勤奮,這條路也許可行,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更多的情況是學生一頭霧水找不著北,一個導師如果指導一個學生進入一個自己也不了解的學科方向,那么最好的辦法將這個學生送到這個學科方向的專業研究機構學習一段時間,因為在一個專業的環境下,一種新的方法掌握并不需要太長時間,但是如果完全是自己閉門造車,那么這絕對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情,在現今的社會這種方法已經不可取了。

     

    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紅外光譜


    TAG: 研究方向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