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前夕,暢談科研】未來的學子們請你們慎重選擇科研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01 10:44:44/ 個人分類:博士 自述
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紅外光譜
對于社會來說,科研及其工作者的重要性重來就不是重要的,社會進步的動力不是探索未知,而是利益,體現在資本的選擇上。
最近看到了科研舉國體制的提法,中國發展到現在,財富急劇增加,但是為什么科研投入依舊不夠,實際上是有很深的社會背景。
改革開放30多年財富分配圖:
第一,流向了以盤剝廉價勞工為主要利潤來源的企業主。
第二,流向了房地產開發商。
第三,流向了變現了的市場炒家。
第四,流向了高薪行業的工作者。
第五,流向了灰色收入的獲得者。
第六,流向近10年來發展起來的龐大的公務員階層。
說白了,一句話,沒有錢給基數龐大的科研工作者經費。財富的流向是體現工作價值的,當科研沒錢的時候,就已經反映了這一工作價值在社會中的地位。
但是重大技術還必須有人干,那就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必然在科研這個圈中進行資本的再分配。后面的結果就很清楚了:
1、行政力量將更加壟斷科研,所謂的學校教授治校基本上就是個口號,基于這一邏輯,北航的“仰望星空”成為校歌是有其必然的邏輯的;
2、國家會加大重點院校,重點實驗室的扶持力度,抓大放小的政策將會體現在科研領域。如果你想搞科研,首先想好去處,好地方就那么幾個了。
3、有能力操縱科研資本的會成為“學術帶頭人”。
4、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上市公司加強自身技術研發能力,會擠占現有實用性科研人員的生存空間。
5、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情況下,剩余科研人員會想辦法自我救贖,不過那已經不屬于科研范疇。
科研這座獨木橋越來越窄,想起一位美國教授說的,不要讀博士。當你為創造知識的理想而努力空耗青春時,應該想想同樣的努力在其他領域會獲得的成就。
如果你有心,盤點一下周圍學者的退休成績單,再結合未來的環境,自己是否能做出一樣或者超出其的所謂的科研成果。
分析化學 儀器分析 紅外光譜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科研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