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分離純化實驗技術指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6-06 15:15:42
總RNA提取常見問題分析
Q:RNA降解
A:
1.
新鮮細胞:如果試劑沒有問題,且外源性污染也可以排除,那么降解幾乎都來自裂解液的用量不足。如
果將裂解液直接加入培養皿中裂解細胞,一定要使裂解液能覆蓋住細胞。
2.
新鮮組織:某些富含內源核酸酶的樣品(如肝臟,胸腺等),即使使用電動勻漿器勻漿也不能避免RNA的降解。更可靠的方法是:在液氮條件下將組織研碎,并且
勻漿時使用更多裂解液。
3.
冷凍樣品:樣品取材后應立即置于液氮中速凍,然后移至-70℃冰箱保存。樣品決不能未經液氮速凍而直接保存于-70℃冰箱中。冷凍樣品,即使是冷凍細胞,
如果不在液氮條件下研磨碎,而直接加入裂解液中勻漿,RNA也比新鮮樣品更容易降解。樣品在與裂解液充分接觸前決不能出現融化,所以研磨用具必須預冷,在
碾磨過程中要及時補充液氮。樣品研碎后,在液氮剛剛揮發完時,將樣品迅速轉移到含裂解液的容器中,立即混勻勻漿。
4.
外源RNA酶的污染:試劑,器械及實驗環境中的RNA酶進入實驗系統。
5.
內源RNA酶的污染:抑制劑失效或者用量不夠,實驗樣品過多;勻漿時溫度過高。
Q:OD260/OD280比值偏低
A:
1.
蛋白質污染:確保不要吸入中間層及有機相。減少起始樣品量,確保裂解完全、徹底。加入氯仿后首先要充分混勻,并且離心分層的離心力和時間要足夠。如果所得
RNA的OD260/OD280比值偏低,則用氯仿重新抽提一次,再沉淀,溶解。
2.苯酚殘留:確保不要吸入中間層及有機相。加入氯仿后首先要充分混勻,并且離心分層的離心力和時間要足夠。
3.多糖或多酚的殘留:一些特殊的組織和植物中,多糖、多酚含量較多,這些殘留也會導致OD260/OD280比值偏低。因此,從這類材料中提取RNA
時,需要注意多糖、多酚雜質的去除。
4.設備限制:測定OD260及OD280數值時,要使OD260讀數在0.1-0.5之間。此范圍線性最好。用水稀釋樣品:測OD值時,對照及樣品稀釋
液請使用10mM Tris,pH7.5。用水作為稀釋液將導致比值偏低。
Q:RNA提取得率低
A:
1.
該組織或者細胞中RNA含量偏低:不同細胞和組織中RNA的豐度不同,如肝臟,胰腺,心臟等是高豐度組織(總RNA含量2-4μg/mg),腦,胚胎,腎
臟,肺,胸腺,卵巢等是中豐度組織(總RNA含量0.05-2μg/mg),膀胱,骨,脂肪等是低豐度組織(總RNA含量<0.05μg/mg)。
2.
組織起始量太少或者太多:樣品量過少,則細胞組織中RNA含量較低;樣品量過多則可能超過裂解液的裂解能力,裂解將不完全,從而導致RNA得率低。
質粒DNA提取常見問題分析
Q: 未提出質粒或質粒得率較低,如何解決?
A:
1. 大腸桿菌老化:請涂布平板培養后,重新挑選新菌落進行液體培養。
2.
質粒拷貝數低:由于使用低拷貝數載體引起的質粒DNA提取量低,可更換具有相同功能的高拷貝數載體。
3.
菌體中無質粒:有些質粒本身不能在某些菌種中穩定存在,經多次轉接后有可能造成質粒丟失。例如,柯斯質粒在大腸桿菌中長期保存不穩定,因此不要頻繁轉接,
每次接種時應接種單菌落。另外,檢查篩選用抗生素使用濃度是否正確。
4.
堿裂解不充分:使用過多菌體培養液,會導致菌體裂解不充分,可減少菌體用量或
增加溶液P1、P2和P3的用量。對低拷貝數質粒,提取時可加大菌體用量并加倍使用溶液P1、P2和P3,可以有助于增加質粒提取量和提高質粒質量。
5. 溶液使用不當:溶液P2、P3在溫度較低時可能出現渾濁,應置于37℃保溫片刻直至溶解為清亮的溶液,才能使用。
6.
吸附柱過載:不同產品中吸附柱吸附能力不同,如果需要提取的質粒量很大,請分
多次提取。若用富集培養基,例如TB或2×YT,菌液體積必須減少;若質粒是非
常高的拷貝數或宿主菌具有很高的生長率,則需減少LB培養液體積。
7. 質粒未全部溶解(尤其質粒較大時)
:洗脫溶解質粒時,可適當加溫或延長溶解時間。
8. 乙醇殘留:漂洗液洗滌后應離心盡量去除殘留液體,再加入洗脫緩沖液。
9. 洗脫液加入位置不正確:洗脫液應加在硅膠膜中心部位以確保洗脫液會完全覆蓋硅
膠膜的表面達到最大洗脫效率。
10. 洗脫液不合適:DNA只在低鹽溶液中才能被洗脫,如洗脫緩沖液EB(10mM Tris-HCl, 1mM
EDTA,pH8.5)或水。洗脫效率還取決于pH值,最大洗脫效率在pH7.0-8.5間。當用水洗脫時確保其pH值在此范圍內,如果pH過低可能導致
洗脫量低。洗脫時將滅菌蒸餾水或洗脫緩沖液加熱至60℃后使用,有利于提高洗脫效率。
11.
洗脫體積太小:洗脫體積對回收率有一定影響。隨著洗脫體積的增大回收率增高,但產品濃度降低。為了得到較高的回收率可以增大洗脫體積。
12. 洗脫時間過短:洗脫時間對回收率也會有一定影響。洗脫時放置1分鐘可達到較好的效果
Q:
質粒純度不高,如何解決?
A:
1.
混有蛋白:不要使用過多菌體。經溶液P1、P2、P3處理,離心后溶液應為澄清的,如果還混有微小蛋白懸浮物可再次離心去除后再進行下一步驟。
2.
混有RNA:RNaseA處理不徹底,請減少菌體用量或加入溶液P3之后室溫放置一段時間。如果溶液P1已保存6個月以上,請在溶液P1中添加
RNaseA。
3.
混有基因組DNA:加入溶液P2和P3后應溫和混勻,如果劇烈振蕩,可能把基因組DNA剪切成碎片從而混雜在質粒中。如果加入溶液P2后過于粘稠,無法溫
和混勻,請減少菌體用量。細菌培養時間過長會導致細胞和DNA的降解,培養時間不要超過16小時。
4.
P3溶液加入時間過長:P3溶液加入后,放置時間不要太長,否則有可能會產生小片段DNA污染。
5.
含大量核酸酶的宿主菌:宿主菌含大量核酸酶,在質粒提取過程中降解質粒DNA,影響提取質粒DNA的完整性,最好選用不含核酸酶的大腸桿菌宿主菌,如
DH5α和Top10。
6.
質粒的二聚體和多聚體形式:質粒復制過程中形成的,與宿主菌相關,電泳可檢測出多條條帶,單酶切處理后可變成單一條帶。
DNA片段純化與回收常見問題分析
Q:利用凝膠回收試劑盒DNA回收效率較低或者未回收到目的片段?
A: 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 膠塊未完全溶解,可適當延長水浴時間,并增加上下顛倒次數輔助溶解;
2. 膠塊體積太大,應先將其切為小塊,分多次回收;
3.
電泳緩沖液pH太高,硅基質膜在高鹽低pH結合DNA,如pH太高,應作適當調整;
4. 漂洗液中未加入無水乙醇。
Q:能否改用去離子水洗脫?
A:可以。但是實驗室所用純水一般pH偏低,可利用NaOH適當調高其pH值,以增加洗脫得率。
Q:回收DNA進行后續酶切實驗?
A:洗脫產物含有殘留的乙醇會影響酶切,請確保徹底去除漂洗緩沖液,具體方法參見回收效率低的解決方案。
Q:可否使用更小洗脫體積(小于說明書提供的最小洗脫體積)進行洗脫以提高濃度?
A:不可以。因為說明書提供的最少洗脫體積是能完全覆蓋吸附膜的最小體積,若減少體積則不能將DNA完全洗脫下來。
Q:電泳檢測只有一條目的帶,可否選用凝膠回收試劑盒?
A:可以。如果后續實驗對片段純度要求較高,建議即使只有一條帶,也可以切膠純化,其回收得到片段的純度可能要比直接回收高一些。
Q:瓊脂糖凝膠膠塊不溶?
A:1. 瓊脂糖質量不好。2.
含目的片段的凝膠再空氣中放置過久,使膠塊失水、干燥,建議切膠后立即進行回收或將膠塊保存在4℃或-20℃。3. 制膠的電泳緩沖液濃度過高或陳舊。
相關閱讀:
- 蛋白質組研究中細胞質膜的純化和純度鑒定研究進展 (L120623, 2008-12-24)
- 人血清中小分子蛋白質的電洗脫回收 (fzdxlfw, 2008-12-31)
- 三乙膦酸鋁的純化與離子色譜分析 (fzdxlfw, 2009-1-04)
- 蜘蛛殺蟲肽與Bt_toxinC肽融合蛋白_BGT_基因的原核表達 (fzdxlfw, 2009-1-11)
- 廣佛手多糖的分離純化與相關成分的氣相色譜分析 (fzdxlfw, 2009-1-20)
- 生物堿的分離和純化 (感悟人生, 2009-10-27)
- 細胞培養基本實驗技術 (實驗技術, 2009-11-11)
- 實驗系統和實驗技術解釋 (aa1380, 2010-1-23)
- 實驗技術資料 (英語你我他, 2010-2-14)
- 高效液相色譜實驗技術問題解答 (感悟人生, 2010-5-05)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實驗技術純化核酸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