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實驗要懷疑,實驗室要按部就班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13 14:21:57/ 個人分類:當代研究生

    把近日所聞所感拿來大家看一下,自覺想得不太對,希望看到這篇的人也能說說自己的想法。

    一是科學實驗應該有些懷疑精神,不能照抄照搬

    前段時間實驗室開組會,有同學的研究內容一開始就是正交實驗,選擇各因素的最優值。于是有人提出疑問,正交試驗的各因素水平是怎么選的?答案是仿照 所參考的一篇文獻定的。他正交實驗結果與所參考的主文獻相去甚遠,但是他并沒有停下來,反而是繼續做下面的實驗,所以在場的人都懷疑下面的實驗是否真的有 價值。正交實驗是他這項研究的基礎,如果這一步沒做好,下面的工作自然也就偏離了預期。問題就出在:做正交 試驗之前他沒有做單因素試驗來選定合適的因素水平,而是照搬別人的條件結合經驗來做。姑且不談這種做法的可行性如何,眾所周知,實驗結果是 往往是包含系統誤差和偶然誤差的,所以結果的可重復性往往比較差,在不同的實驗環境下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儀器來做自然會有新的誤差存在,因此直接把 別人正交試驗的因素水平拿過來用本身就是不可靠的。

    另一件事是在天然產物與新藥開發課上了解到的。中藥一般都已經在臨床長期使用,有毒無毒早有定論,或有文獻記載,是否還需要進行毒理性研究?答案是 肯定的。為什么呢?一方面中藥應用歷史悠久,一般不表現嚴重毒性或嚴重不良反應,但也非絕對安全,原因在于之前沒有對它進行過毒理研究,對毒性的認識從機 制上了解少,傳統認為無毒的藥也會發現新的毒性;第二是本草文獻中,藥物有毒無毒的記載及毒性分析缺乏客觀實驗數據;最后一方面是用現代化技術研制,生產 的中藥。其安全性更加不容忽視,不同的制備工藝所得藥品毒性明顯不同。因此,認識和技術的發展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新問題,這些問題又往往不容忽視,所 以不能機械的照搬照做。

    二是如果既想不用太費腦筋又想獲得好的結果,比較好的方法就是制定操作規程和標準,按部就班地做。

    一般而言類似于《藥典》這種書中的方法都是比較成熟可行的,按照上面的規程做出錯可能性不會太大。實 驗室內常用的實驗也可以制定操作規程,當然標準雖然能提供便利,但不能保證結果的誤差就最小。這 也可以推而廣之到論文寫作,研究計劃,周報等等。我就見到過一個這樣的例子,一個同學所屬的實驗室管理很"刻板",實驗室內部制定了不僅制 定了管理條例這種司空見慣的規章,也制定了C語言編程規范,周報模版,論文寫作規范........且內容很詳實,條理和邏輯很規范,一看就是經過反復修 訂的。我覺得這樣很好,統一有利于交流也不易出錯,而且像周報和研究計劃這樣的東西,如果沒有模版而讓學生自己寫的話,很有可能他們考慮不周全,甚至無從 下手,有了這中模版的引導,這些問題就不存在了;而導師看這些東西時,也不必費心去區別其內容的優缺點。這樣的管理方法對導師和學生都有益處,省時又高 效。

    以上是我的一點想法,也許有很多不妥之處,希望聽到大家的意見。


    TAG: 實驗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10-05-13 17:02:50
    5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