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中國工作難度實例:化學的今天和生物的明天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06 16:14:46

    它并非招聘廣告,而是盡我所知,提供信息:要做招聘廣告,另外有地方。  
    它也不是求人回國:是否回國是個人決定,信息不是請求。
     
    有些人不太相信:中國招聘動態變化較快,要求越來越高,但是,有那么快嗎?那么高 嗎?  
    比如,有些學科的人仍然覺得國外博士后回國就該從正教授做起。
     
    有些人以為生物學回國的人多,所以國內要求高。  
    這兩種想法都不太接近事實。生物學回國率并非很高,兩個教授也不代表全貌。
     
    本文以實際例子說明。
     
    北大化學系, 昨天慶祝建系百年。多年來它招聘國外博士后回國時,起步職位都是副教授,而且因為近年招聘人較多,晉升正教授的競爭比較激烈。
     
    例一:82年北大本科,88年UC Berkeley博士,90年北大副教授  
    例二:97年北大本科,02年U Chicago博士,09年北大副教授  
    例三:02年北大本科,07年U Chicago博士,09年北大副教授  
    例四:02年清華本科,07年UC Berkeley博士,10年北大副教授
     
    這就像60年前北大清華的情況:
     
    例五:44年上海交大本科,50年Columbia博士,51年北大副教授  
    例六:50年Cal tech博士,51年清華副教授
     
    可以說:
     
    洋博士回國從正教授做起的現象,逐漸會在全國多個專業、或快或慢地消失。其消亡速度自然 取決于不同學校的要求和自我定位。
     
    也不難預計:  
    隨著真正的tenure系統建立,從助理教授起步的單位將越來越多。
     
    這是簡單的信息,請勿引申。

    TAG: 中國化學生物工作難度明天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10-05-06 16:50:37
    5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