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作難度實例:化學的今天和生物的明天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06 16:14:46
它并非招聘廣告,而是盡我所知,提供信息:要做招聘廣告,另外有地方。
它也不是求人回國:是否回國是個人決定,信息不是請求。
有些人不太相信:
中國招聘動態變化較快,要求越來越高,但是,有那么快嗎?那么高
嗎?
比如,有些學科的人仍然覺得國外博士后回國就該從正教授做起。
這兩種想法都不太接近事實。生物學回國率并非很高,兩個教授也不代表全貌。
本文以實際例子說明。
北大
化學系,
昨天慶祝建系百年。多年來它招聘國外博士后回國時,起步職位都是副教授,而且因為近年招聘人較多,晉升正教授的競爭比較激烈。
例一:82年北大本科,88年UC Berkeley博士,90年北大副教授
例二:97年北大本科,02年U Chicago博士,09年北大副教授
例三:02年北大本科,07年U Chicago博士,09年北大副教授
例四:02年清華本科,07年UC Berkeley博士,10年北大副教授
這就像60年前北大清華的情況:
例五:44年上海交大本科,50年Columbia博士,51年北大副教授
例六:50年Cal tech博士,51年清華副教授
可以說:
洋博士回國從正教授做起的現象,逐漸會在全國多個專業、或快或慢地消失。其消亡速度
自然
取決于不同學校的要求和自我定位。
也不難預計:
隨著真正的tenure系統建立,從助理教授起步的單位將越來越多。
這是簡單的信息,請勿引申。
相關閱讀:
- 生物、醫學研究生必讀的啟發性文章 (實驗技術, 2010-4-09)
- [轉載]中國呼喚大科學家 (liuzhikunwq, 2010-4-14)
- 中國的煉丹術與外國的煉金術 (zhaohaimi, 2010-4-16)
- 蘇州創新生物醫藥研究中心成立 (sclbj, 2010-4-23)
- 那些為科研獻生的生物 (aa1380, 2010-5-03)
- 德國HLC恒溫混勻儀、抽吸系統誠招各省代理商,德祥 (snwxf, 2010-4-29)
- 北大慶祝化學學科創立100周年 (snwxf, 2010-5-04)
- 石元春院士:再不明確新能源戰略 中國將成輸家 (snwxf, 2010-5-05)
- 病毒是生物嗎? (Roger01ws, 2010-5-05)
- 廣西跨境生物廊道項目近日正式啟動 (snwxf, 2010-5-06)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中國化學生物工作難度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