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從我做起:算算國家和自家的碳排放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31 17:12:34
你知道如何計算自家的碳排放嗎?
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之后,“碳排放”成為中國人關心的話題。一時間,社會上的各類人群都想了解有關“低碳”的常識,他們中有居委會大媽、青年志愿者、媒體記者、公司職員、管理干部,還有企業家們。在一個題為“危機與創新——低碳經濟下的企業責任”沙龍上,一位企業代表說:“我們把綠色視為企業的信仰,也只有綠,才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這句話得到了與會者的認同。
然而,就在卯足勁要為“低碳”盡一份責任時,人們卻發現,自己并不了解“碳排放”的基礎知識,不知道如何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清楚自己的生活方式是“高碳”還是“低碳”,不明白“建低碳城市”、“促低碳經濟”、“過低碳生活”到底該做些什么。而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傳出的批評聲在提醒我們:中國人到了必須學會自己計算“碳排放”的時候了。
“碳排放”指的是人們在消耗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個碳原子充分燃燒后會生成一個二氧化碳分子。碳原子的原子量為12,二氧化碳的分子量為44,因此,由碳燃燒,到二氧化碳生成,物質重量從12增加到44——產物比原料重了3.7倍。所以,理論上,1公斤純碳充分燃燒后,會產生出3.7公斤二氧化碳——這就是“碳排放量”。
在中國,每年的能源消費總量都發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比如,2008年“全年能源消費總量為28.5億噸標準煤”。標準煤亦稱煤當量。1噸標準煤的能量,約為0.7噸純碳充分燃燒釋放的熱量。0.7噸乘以3.7得出:消耗1噸標準煤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為2.6噸。任何普通人,只要記住“2.6”這個簡單數字,就能從國家公布的統計報告中,估算出中國全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2008年為例,全年能源總消費量為28.5億噸標準煤,其中3億噸來自傳統生物質能源(非化石燃料),2.5億噸來自可再生能源,實際消費的化石燃料能源量為23億噸標準煤。23億噸乘以2.6,得出二氧化碳排放量為59.8億噸。根據當年的統計公報,中國人口為132802萬人,由此計算出,2008年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4.5噸——這與國內外學術界認可的數字十分吻合。
在哥本哈根,中國向世界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的碳排放下降40%~45%。這激起了許多中國公眾想從自家開始減少碳排放的熱情。這個著眼點是非常正確的。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項研究指出:目前中國居民生活的能耗(含衣、食、用、服務、行、住六項)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40%以上,其中,生活能耗的一半是“住”(包括炊事、采暖、家電、照明)產生的直接能耗,另一半是“衣、食、用、服務、行”中各種消費品或服務產生的間接能耗。此項研究建議,推動和引導居民生活方式的轉變,對節能減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最能讓公眾有興趣做的事情,就是減少自家生活中直接能耗所帶來的“碳排放”。
家庭直接能耗產生的“碳排放”由四部分構成:用電量、用水量、用氣量、耗油量。方便的計算公式是,將用量與相應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系數相乘。在杭州科協提供給居民的《低碳生活指導手冊》中,計算公式和強度系數如下:
用電的碳排放:度數×0.785(公斤)
用水的碳排放:噸數×0.91(公斤)
用氣的碳排放:立方數×0.19(公斤)
耗油的碳排放:公升數×2.7(公斤)
利用以上公式,筆者計算了自家的碳排放,結果令人驚喜——雖擁有一切必備的電器,卻已過上了現代化的低碳生活。住房面積110平米,常住人口2人,每月生活的平均用電量50度(600度/年),用水量6噸(72噸/年),用天然氣量7方(84方/年)。冬季使用燃氣循環式鍋爐自供暖氣時,在4個月的采暖期,暖氣設備總用電量約360度,用水量約8噸,用氣量約600方。因是無車族,家中的直接能耗只有生活與采暖消耗的電(960度/年)、水(80噸/年)、氣(684方/年)3項,按照以上公式,算得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956公斤,即0.96噸。與目前中國每戶家庭因直接能耗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年均為2.7噸的數據相比,筆者家減少了64%。
讓我們都來管好自己的家,以幫助中國的承諾變為現實。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