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積累與論文寫作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23 10:38:13
動態的科研
1. 科研靠積累。
象倫琴發現X
射線那樣憑借一次簡單觀察就得諾貝爾獎的機會越來越少。更多的科研成果來自于實驗室長期積累。最終實至名歸。做科研不要指望一步登天。設計課題不要好高騖遠。基金評審也是這樣。沒有前期積累,獲得資助的可能性小。選導師要想好:你是要白手起家,還是要為人作嫁?
2. 文獻要追蹤。
開題時通過查文獻了解的情況,到結題的時候可能有很大不同。實驗過程中要注意追蹤。運氣好,你可以得到更多的線索;運氣不好,發現別人搶先了。據此修正你的實驗。寫論文之前一定要重新查一遍文獻。
3. 記錄要復習。
前面的實驗記錄要經常復習。隨著經驗的增加和認識的提高,你會發現最初的判斷未必正確。
我曾經向一些比我有經驗的人請教“什么是科研”,他們沒有正面回答我,只是給我打了五個比方。
1. 科研是流行歌曲
什么流行用什么,什么流行做什么。張口生物芯片,閉口納米技術。老板是追星一族,流行的就是最好的。
2. 科研是移花接木
設計課題?課題怎么是設計出來的呢?是拼出來的。A 的材料,B 的方法,C 的指標,D 的意義。
3. 科研是傻瓜相機
原理搞不懂?恕我老朽,沒時間看原理了。我能折騰,多折騰幾次就出來了。為什么要做這一步?老板心里明白就行了!他每周安排的活兒我還干不完呢。
4. 科研是照葫蘆畫瓢
綜述不會寫?抄啊。論文不會寫?套啊。反正不會有人追究。無知者無畏!
5. 科研是垃圾
實驗完成了,論文發表了,答辯通過了。老板語重心長地說:“你們走后,這些都是垃圾”。
暈!倒!掙扎!再倒!
他們沒有騙我,實用主義自有它的道理。但我從此不再隨便批判國內的科研水平了,因為在某些時候我也重復著同樣的故事。
寫畢業論文
1. 先列提綱
不列提綱,上來就寫,是壞習慣。幾百字沒問題,幾千字勉強,幾萬字就難了。必須列出寫作提綱,再充實完善,以保證思路的連貫和字數的均衡。
2. 平時多寫
及時總結階段性的工作,多寫文章多投稿。到最后階段,把這些文字有機地組合起來,就是一篇很好的畢業論文。
3. 不要羅列所有數據
為了保證畢業論文的分量,研究生往往會觀測較多的指標。但畢業論文并非數據越多越好。一定要舍棄那些與主旨關系不大的數據。否則,要么顯得累贅松散,要么成為破綻。
4. 打印修改
在電腦上直接修改,會遺漏很多錯誤。要盡可能地減少任何錯誤,一定要打印出來修改。
5. 讓別人指出錯誤
自己修改,仍然受個人習慣的局限。錯誤擺在那里,卻熟視無睹。讓別人給你指出錯誤吧
,不管他與你是不是同一專業。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論文寫作科研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