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寫綜述的體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10 11:22:26

      從3月份以來一直在寫綜述,綜述就是對別人文章的觀點加以提煉和總結。開始查找文獻的時候,走了很多彎路。由于我寫的綜述要求我的理論基礎知識的儲備要扎實,而且要看交叉學科的。我是化工專業的,做膜蛋白的提取,因此 要求生物方面的知識。

      我選用做的課題國內還沒有相關的報道,看是查找文獻的時候,費了很多時間,而且找到相關度不是很高,往往是找到都是差不多基本都是說同一觀點,看文獻時我開始是認真從頭看到尾,現在看來沒有必要,你需要找到文章的亮點就可以了,相同的你就可以瀏覽下。我覺得看優勢的綜述對自己的提煉很有幫助,先看中文再看英文那樣比較的,因為你知道需要看他最終要闡述的是什么觀點。因此英文文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英文首先要過語言關,開始看的時候,我幾乎不知道他要說什么,后來靜下心來看,知道他講了什么,這時你需要用一句話來概括主要他說的是什么,有沒有你想找的亮點,尤其是引言中有些概括性的介紹,你要留心,還有就是結論,那都是高度概括性的語言,看完結論,你再到討論部分去分析需要尋找的亮點,當然有時作者引用的一些文章對你查找這方面的知識很有幫助。

      把需要找到的觀點都找好了,這時需要怎樣來構思你的這邊綜述,需要融合自己的想法(很關鍵),就是文獻的精華部分,文獻要寫得有層次,你首先要幫你的基本框架搭好,概括別人對這方面的研究情況,然后就是重點闡明你在這個方向的觀點,不能是照搬把別人的觀點黏貼復制過來,語言要盡量簡練。優秀的文獻一句話可以總結很多觀點,然后再加以闡述。

      寫的過程是一個慢慢提升自己的過程,你把他們的觀點概括的過程就是再次提升的過程,查找資料是不能老局限在你所做的小領域,你先再大環境下開闊視野,細分到你的小領域,這樣上手的很快,也不會走那么多的彎路,我就是繞了一個大圈子后,發現原來自己的基本理論知識不夠,所以在體會別人的觀點是不夠深刻,沒有達到完全領悟的過程。

      當然,這寫都要時間的沉積才能有體會的。以上是我自己的一點小體會。


    TAG: 體會綜述

    bumajihong 引用 刪除 bumajihong   /   2011-09-06 15:44:32
    有道理
    bumajihong 引用 刪除 bumajihong   /   2011-09-06 15:43:53
    5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我的欄目

    日歷

    « 2024-11-12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3659
    • 日志數: 27
    • 文件數: 2
    • 建立時間: 2009-12-03
    • 更新時間: 2012-08-27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