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轉載:我的讀博經歷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01 09:52:20/ 個人分類:讀博經歷

      水很久,今天冒個泡,回顧了自己讀博經歷,一些感想寫在這里,希望能對正在讀博讀碩的師弟師妹們有點用處。

      我02年從一所三流大學碩士畢業,去中科院系統讀博士。去的時候基礎那是相當的差,因為不喜歡碩士時讀的專業(報考碩士時選擇另一個專業,已經過線,選中的碩士導師已經答應要我,但最后被人破壞,調劑到另外專業),碩士三年基本玩了三年,如果說收獲的話就是碩士畢業時“知道自己不知道”。臨近畢業時感覺再這樣下去就沒前途了,于是決定考博吧,突擊3個月,考上。等到上了博士,覺得這3年再象碩士時混下去,這輩子就完了,加之讀博的地方學習氛圍與原來的學校截然不同,那是相當的濃厚(可能中科院系統都這樣吧,再懶的人去了也會忙起來,呵呵),于是決定好好做。

      我的博士導師對學生畢業的要求是:在國外SCI期刊發表至少4篇文章(國內文章不算)。否則不能畢業(中科院系統要求好象一般是兩篇,當然不同的地方要求不同,有的還要看累計影響因子)。我剛去時連閱讀英文文獻都感到困難(碩士期間基本沒看文獻),查文獻的能力也不高,應用程序更是不精通。于是,老板交給的第一個任務是查文獻,在他的一個傳統研究方向上做點東西(目標發一篇小文章),當做對我的訓練(包括查文獻,看文獻,學習程序,整理數據,寫論文等等。老板有這個習慣,基本上每位新生都要經歷這個過程)。前半年,基本上是實驗室,圖書館兩頭跑,好在老板給報銷路費:)(需要到外面的圖書館)。等到03年的3月份,我的第一篇文章成文了,老板修改后投了出去。這半年的訓練對我以后的科研影響很大。3月份后開始換方向,因為老板一直想在另一個方向上做研究,而且和別的單位有合作,要我來做這部分工作,于是重新學程序,當然,不是簡單的學,而是邊做研究邊學。在這個方向上的研究起步很艱難,一是程序不熟,再是領域不熟悉,這樣一直等到03年的11月份,第二篇文章才寫好(期間第一篇文章6月份被接受,未做修改),這篇文章的結果很新,是剛開始決定做時老板也沒想到的,11月6號投出去,12月10號就接受了,中間小修了一次。第三篇文章是第二篇的延續,剛開始投到同一個雜志,審稿人說很好,小修后可以發表,但被編輯斃了,理由是這部分太零碎,應當在上篇文章中發表,不應當做單獨的文章發表(老外有時還是挺有意思的)實際上這部分內容和上篇文章側重點完全不同,結論也不同,研究對象也有差異,但編輯就是大爺,他說斃了審稿意見再好也沒用,沒辦法,改投另一雜志,04年4月份投出,6月份接受。第四篇文章的結果也很有意思,和原本設計的計算目的不同(因為某些原因,原來設計的計算無法深入下去),但發現了一些其他有趣的東西,于是整理成一篇文章,6月22號投出,7月5號就接受了,沒修改。到現在基本上該方向上的研究我已經很熟悉了。2、3、4三篇文章都是和別人有合作的體系。做完這些后老板讓我自己找體系。于是,通過查文獻自己找了個方向,05年1月7號把第五篇文章投出,1月31號修回接受。從上面看,似乎我的科研很順,其實也不是,我博士期間的最后一篇文章從開始做到文章發出,前前后后一年半的時間,計算老早做完了,但我們對結論老不放心,文稿前后改了二十多遍,期間老板和國內外的同行朋友就文章中的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讓他們提意見,只到05年1月底才投出去,4月份才接受,審稿人也拿不太準,雖然最后發表了,但究竟結論如何,還需要別人檢驗,我們都對結論拿不準。記得一位德國人對我老板說“你不用太擔心結論,你的結果是實際計算出來的(不是編出來的,呵呵),單從結果看,似乎并沒有不妥”,這篇文章是花費時間與心思最多。等我博士畢業,第一作者的SCI文章有8篇(兩篇是國內的),順利畢業。

      回顧自己的博士期間,有以下感想:

      1、 不要在乎你的基礎,只要你肯干!特別是那些二流三流學校畢業的同學。當然,我很慶幸我遇到了一位好導師(他對學生從不看出身,他的觀點是只要你肯干,就一定能行。所以他不在乎學生的基礎,而在乎學生的態度。同時他相信學生能在他的指導下完成學業。他的要求可以說是不低了,但到現在為止,他還沒有學生因為完不成要求而延期)。

      2、 一定聽導師的話,特別是剛開始的時候。一般來說,進了課題組,老板要求你做什么,一定有他的道理和目的。——僅對科研上而言。

      3、 要多看文獻,多想,多思考,要有想法。老板常常對我們說,你們別整天呆在機器面前算,你們應該是一半的時間來算,一半的時間在圖書館。看文獻多了,思路容易開闊。多思考才能培養敏感的科研感覺。

      4、 別太在乎自己的得失。做學生和做老板的有時候難免會有矛盾,這個時候一定從大局著眼。我博士期間曾換過兩次方向,還有幫師弟師妹做過很多(包括將自己正在做的課題轉給師弟,自己剛開辟的方向轉給師妹)。特別是在轉課題的時候,肯定會感覺不爽,因為自己正做的上手的時候,明知道能出什么樣的成果,卻要轉給別人,心理難免不平衡。遇到這種時候,心里也有意見,但不要太在乎。我想老板有老板的考慮,他要從整個課題組的情況出發。要我轉我就轉,要我讓我就讓。自己做別的也是一種訓練和提高。

      5、 要處理好同課題組的人際關系。我很慶幸我們課題組的氛圍很好。基本上是師兄師姐帶師弟師妹,我的那個方向上,師妹已經發了兩篇文章出來,而師弟的方向,小師弟也已經有文章發出,這是個良性的延續。而且,現代社會,人際關系也是資源。

      6、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努力。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達到什么目標。我們師兄弟們的共同特征可以說就是努力了,基礎參差不齊,但都很賣力。付出了自然會有收獲。


    TAG: 經歷讀博

    fancy077 引用 刪除 fancy077   /   2010-03-01 15:30:33
    老板是重要的.但自己本身也有一定的影響因素啊
    scattering 引用 刪除 scattering   /   2010-03-01 15:30:00
    我們現在就是整天呆在機器前算,看來要轉變方法了!
    學習了!
    amelican_beauty 引用 刪除 amelican_beauty   /   2010-03-01 15:26:57
    "別整天呆在機器面前算,你們應該是一半的時間來算,一半的時間在圖書館"
    這個比較實用。學習!
    實驗技術 引用 刪除 實驗技術   /   2010-03-01 15:24:32
    老師真的很重要,一個好的導師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一個博學的老師更讓我們學生覺得要更加用心上進.
    wangwei8857 引用 刪除 wangwei8857   /   2010-03-01 15:22:18
    很欣賞你的文章中的一句話:不用太擔心結論,你的結果是實際計算出來的,不是編出來的!我覺得我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擔心計算的結果,以致于老是發不出文章,郁悶的很,看了你的這句話,我覺得我應該有新的想法了,謝了,這句話我會記住的!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10-03-01 15:05:10
    5
    fqdfi32 引用 刪除 fqdfi32   /   2010-03-01 14:02:55
    努力也要講究方法。方向正確再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健康千萬家 引用 刪除 健康千萬家   /   2010-03-01 13:58:21
    中科院的厲害啊,可是4篇sci。。。
    飲食男女 引用 刪除 飲食男女   /   2010-03-01 13:51:15
    關鍵看導師是誰!!!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