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食物在身體里腐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2-22 15:30:09/ 個人分類:飲食
不要讓食物在身體里腐敗
上海交大 趙立平
“民以食為天”。吃飯當是每個人每天必做的頭等大事。
為了健康,我們每個人都在想方設法吃飽、吃好。
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識和科學的指導,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不但沒有很好的滋養我們的身體,反而在身體里“腐敗、發臭”,產生很多有毒的物質,嚴重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我們的消化道,特別是大腸里,生活著大量的細菌,有1000多種,細胞數量比人體自身的細胞數還要高10倍,總重量有1-2千克。這些細菌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才能維持這么高的數量,而不被排空。
我們每天吃到肚子里的食物,并不是都可以全部由自己消化吸收的。不能消化的食物成分,例如,膳食纖維,吃得太多,來不及消化、吸收的食物成分就會進入大腸,作為“培養基”,去培養腸道菌群。不同的食物成分,進入大腸以后,會被不同的細菌利用,產生的后果也不同。
如果吃了很多的肉食,來不及消化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就會進入腸道。蛋白質和脂肪進入潮濕、缺氧、充滿細菌的腸道環境里后,會被一些細菌發酵成有毒有害的副產物,例如硫化氫、氨、胺、吲哚、酚類、內毒素等等,這些物質會散發出刺鼻的臭味,而且具有毒害細胞、致癌和刺激發炎等作用。這些有毒的物質長期蓄積在體內,進入血液,就會破壞人的身體,會加快人的衰老,使人面色發暗,皮膚粗糙,最終還會引發糖尿病、冠心病、老年癡呆、癌癥等各種慢性病。
實際上,營養豐富的動物蛋白和脂肪進入大腸被細菌發酵、變臭的過程,與尸體在地下的腐敗過程是完全一樣的。只要營養豐富的食物進入大腸,而且停留時間過長,這個過程就不可避免。
一般食物在體內停留超過12小時,就會開始過度發酵而腐敗。食物在腸道里停留的時間越長,腐敗的就越厲害,產生的有毒物質就越多,對人體的危害就越大。經過細菌過度發酵后腐敗的食物,形成的糞便顏色發暗、發黑,發黏,具有刺鼻的臭味。
在同樣的腸道環境里,植物性的食物是不會腐敗的。植物的種子、葉子進入大腸,會通過類似“做泡菜”的過程,變成有益的各種養分,而且培養的是對人體有保護和滋養作用的有益菌。
吃飯是為了身體健康,充滿活力,享受生活。如果讓食物在自己腸道里腐敗,危害自己的身體,那就與飲食養生的本來的目的背道而馳了。
要避免食物在身體里“腐敗”,需要注意兩點:
1)
必須以沒有精細加工、提煉過的養分完整的植物的種子、葉子、根等作為主食,嚴格控制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
2)
必須加快腸道排空,每天排大便應該至少2次,使食物在腸道停留的時間少于12個小時,最好不超過8小時。
相關閱讀:
- 痘痘告訴你,身體哪里生病了 (jioe5, 2009-6-12)
- 上海藥監局發布食物中毒預警 短信通知全市飯店 (jiashan0430, 2009-6-24)
- 哪些食物成分能促進氫的產生 (358uwcj, 2009-7-08)
- 日常最健康食物 不要忽視 (健康千萬家, 2009-10-01)
- 6種有害食物“解毒法” (飲食男女, 2009-10-24)
- 對身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及其預防措施 (fqdfi32, 2009-10-26)
- 身體器官工作有規律,別揮霍健康 (NVIDIA, 2009-11-08)
- 切記八種隔夜食物吃不得 (飲食男女, 2009-12-09)
- 男人酒后需要的九種食物 (woaifou, 2010-1-09)
- 世衛公布最佳和最差食物 (健康千萬家, 2010-1-27)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腐敗身體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