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3年發表82篇SCI Journal Paper牛人--寧波大學鄭岳青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2-20 10:14:46/ 個人分類:82篇SCI

      鄭岳青,男,1963年9月 出生。現任寧波市功能固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培育基地主任,寧波大學理學院執行院長、民盟寧波市委會副主委、寧波市僑聯

      副主席、寧波大學固體材料化學研究所所長、寧波市固體化學材料重點實驗室主

      任。留德博士、博士后,寧波大學研究員,浙江省化學會常務理事、市人大代表、

      省政協委員,省“151人才工程”和寧波市“43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

      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省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

      優秀教師,中國地質大學兼職教授,第35屆國際配位化學會規劃委員會委員,美

      國《J.Solid State Chem.》刊物評論員。主要研究方向涉及超分子化學、配位

      化學、原子簇化學、材料化學。1998年3月回國至今,主持和完成國家“973”計

      劃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國家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課題1項、

      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1項、省杰出青年基金課題1項、其他省部級項目2項,

      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計劃、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重點資助計劃以

      及市重點博士基金課題等10余項研究項目。在10余種國家刊物、國際性學術會議

      上發表160余篇論文,其中,130余篇論文被《SCI系統》收錄,2001年以第一作

      者發表的論文被SCI收錄在化學類論文排序中居全國第一,2001年被SCI文章引用

      總篇次排名全國第九,1997-2001年SCI收錄論文在2002年被引用篇數排名全國第

      三,論文得到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Hoffmann教授的引用。2001年獲寧波市優秀教

      師稱號,2001-2004年連續四度獲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2003年獲浙江省十大

      青年科技獎,2004年被評為國家優秀教師、寧波市政府授予“杰出專家”稱號。

      已培養博士1人、碩士3人。”

      當我第一次讀到上述文字時,不禁對鄭岳青教授產生由衷的欽佩,確實是牛

      人啊,留德博士、博士后,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優秀教師,浙江省十大青

      年科技獎,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省政協委員,理學院執行院長,美國《J.Solid State Chem.》刊物評論員,130

      余篇論文被《SCI系統》收錄,論文得到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Hoffmann教授的引

      用,這些金光閃閃的帽子,無論哪一頂都是不容易得到啊,年紀輕輕的鄭岳青教

      授竟然能夠把這些榮譽同時集于一身,牛,確實牛。

      因為印象深刻,在一次閑談中,我偶然向一位目前在寧波大學教書的同學詢

      問這位鄭教授的情況。同學告訴我,這位鄭岳青教授目前是寧波大學和寧波市最

      耀眼的科技明星。1998年他回國時,寧波市政府專門給他投資100萬元人民幣籌

      建了一個市重點實驗室。他以大量發表SCI學術論文而出名,成為寧波大學和寧

      波市政府向外宣傳科技水平的一塊金字招牌。因此他是市政府和學校當局眼中的

      寵兒,所以不僅每年得到大量的科研經費,而且把大量的榮譽堆到他頭上。他是

      一級教授,工資加津貼應該在每年10萬人民幣以上。另外,因為他在2004年度在

      SCI檢索的外文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4篇,按照寧波大學每篇SCI論文獎勵7000元

      人民幣的政策,鄭岳青教授就可額外得到7000×24=16萬8千元獎金。所以鄭岳

      青教授應該是全校收入最高的教授,

      聽了同學的介紹,我才明白這位鄭教授竟然是一個名利雙豐收的如此成功的

      人士。但是,在佩服之余,我不禁感到了一點疑惑,這位如此年輕有為的鄭教授

      為什么要窩在寧波大學這一所三流大學,這樣的人才應該早被國內的名牌大學相

      中而挖走的啊。 從寧波的地理位置看,遠有清華北大,近有本省浙大、還有復

      旦和南京大學,這些名牌大學的化學系難道都瞎了眼?再說能發表130多篇SCI

      Journal Paper的人,是超人啊。舉個例子,我導師是在MIT拿的博士學位,然后

      在一所北美名校做了30幾年的教授,在本領域也算世界著名學者,總共也只發表

      了100篇左右的journal paper, 平均每年發表3篇journal paper而已。而鄭教授

      能夠在短短的幾年間發表130多篇SCI Journal Paper,這樣的水平,即使到哈佛、

      耶魯做教授甚至拿Nobel化學獎也不成問題啊,他干嗎呆在寧波大學?既然有如

      此才華,不知鄭教授為什么當初要從德國毅然回國?如果是真的,那他的愛國之

      心確實令人佩服。

      帶著上述疑問,我親自動手在SCI的網站上檢索了鄭岳青教授的論文,用作

      者姓名=“Zheng YQ” 和 地址包含“Ningbo”檢索,果然找到132篇鄭岳青教

      授的論文。 其中在2002-2004的3年間就發表了82篇論文,并且除了個別4-5篇

      論文以外,絕大多數論文的通信作者都是鄭岳青教授。這82篇論文統計如下(所

      有統計數字均來自SCI官方網站):

      2002年度:32篇

      2003年度:30篇

      2004年度:20篇

      另外,這82篇論文的雜志分布情況如下:(按雜志影響因子從低到高排列)

      雜志名稱 雜志影響因子 2002-2004發表論文數

      NEW CRYSTAL STRUCTURES 0.349 39

      JOURNAL OF CHEMICAL CRYSTALLOGRAPHY 0.4 2

      ACTA CHIMICA SINICA 0.643 1

      JOURNAL OF CHEMICAL SCIENCES 0.729 3

      JOURNAL OF COORDINATION CHEMISTRY 0.841 7

      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 1.021 3

      ALLGEMEINE CHEMIE 1.127 17

      SOLID STATE SCIENCES 1.327 1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1.413 3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1.513 1

      POLYHEDRON 1.584 2

      TETRAHEDRON LETTERS 2.326 1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742 1

      INORGANIC CHEMISTRY 3.389 1

      合計 82

      首先,從上述統計數字可以看出,在2002-2004年度鄭岳青教授共發表82篇

      SCI Journal Paper, 平均每2周發表1.13篇論文,可謂高產。如果排除鄭教授一

      稿多投、抄襲的嫌疑,那么鄭教授平均每2周要完成以下工作:

      1. 產生一個新的研究思路(idea)

      2. 設計實驗驗證這個idea, 并運氣很好而獲得好的實驗結果

      3. 寫作一篇長達9-10頁的英文paper。

      4. 完成學院院長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參加各種會議

      5. 做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兼職教授、僑聯副主席、重點實驗室主任

      6. 為學生上課

      7. 吃飯、睡覺。

      由此看來, 鄭教授真的是超人,地球上最強的超人。因此,我真該鄙視北

      美的教授們,他們往往要半年或者一年才能完成鄭教授2周的工作量。

      其次,從這82篇論文的雜志分布來看,鄭教授把大部分論文投向了兩本垃圾

      雜志:NEW CRYSTAL STRUCTURES (39篇)和ALLGEMEINE CHEMIE (17篇)。我

      查了一下SCI的JCR(期刊引用報告),化學類中的牛雜志,如Nature和Science

      的影響因子是30, JACS(美國化學雜志)的影響因子是6.6, 化學類中的無機化學

      子類的前20名期刊的影響因子都高于1.5, 而NEW CRYSTAL STRUCTURES的影響因

      子卻只有0.349,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垃圾刊物。

      更為搞笑的是,鄭教授竟然在這這本垃圾雜志上3年間連續發表了39篇論文,

      平均每期發表一篇以上。另外,發表了鄭教授17篇論文的ALLGEMEINE CHEMIE的

      影響因子也只有1.127,在無機化學領域根本不是什么好雜志(20名以外)。

      從統計數字來看,鄭教授在這3年間真正象樣的論文只有3篇,分別在

      TETRAHEDRON LETTERS (影響因子2.326),CRYSTAL GROWTH & DESIGN(影響因

      子2.742),和INORGANIC CHEMISTRY(影響因子3.389)上發表。但是仔細研究

      一下卻發現,前面2篇論文的通信作者分別是中科院和南京大學,鄭教授分別只

      是第5作者和第4作者,貢獻很小。所以, 歸納起來,鄭教授在2002-2004這3年

      間真正象樣的論文只有1篇,在一個還過得去的刊物(影響因子3.389)上發表,

      而其他81篇論文全是垃圾。北美任何一所二流大學的博士生的三年間的出版記錄

      都比他好。

      此外,我曾將鄭教授的這些論文拿給一個在這里做化學晶體合成的博士后朋

      友看。他瀏覽了后說鄭教授的論文全是垃圾(rubbish),因為所有的論文幾乎都

      出自同一個模板,唯一不同的是晶體種類和實驗數據。鄭教授在這些論文中,只

      是不斷地用不同的金屬來做實驗測一些數據,然后用同一個模板瘋狂發表論文。

      我的這位白人朋友評價鄭教授的這種行為是 “cheating, scandalous (欺騙,

      丑聞)”, 他并且說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北美大學,這個人會被馬上趕出去。

      此時此刻,我不禁為我有鄭教授這樣學術道德敗壞的同胞感到汗顏和無地自容。

      我那位朋友甚至舉例說,他自己去年在美國另外一所大學做博士后時,在半

      年時間里曾在實驗室合成了9種晶體,本來想就此發表一篇論文,結果老板看了

      以后卻把這篇論文給槍斃了,因為覺得這樣的paper沒有太大的意義。由此,我

      不禁感慨中美大學之間學術風氣的巨大差異。

      通過對上述來自SCI官方網站數據的分析,我們總算可以看清了這個頭上戴

      著無數光環和名利雙收的鄭岳青教授的真面目:不過是一個通過瘋狂發表SCI垃

      圾論文來大量騙取錢財和名譽的學術騙子和垃圾海歸。另一方面,寧波大學和寧

      波市政府,要么是出于無知,要么是出于政績工程的需要,結果無形中做了這個

      騙子的同伙,把大量的科研經費、學術資源和社會榮譽堆積到鄭岳青身上,創造

      了一個新的科研明星的神話。

      通過上述數據統計和分析,我們有理由懷疑鄭岳青有胡編亂造拼湊論文、甚

      至捏造數據和一稿多投的嫌疑,否則他不可能在短短3年間出版82篇 SCI

      Journal Paper, 因為他畢竟不是超人。

      鄭岳青教授就是通過瘋狂地發表SCI垃圾論文,從而為自己撈取了大量的政

      治和學術資本,如:一級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優秀教師,省高校中

      青年學術帶頭人,省政協委員,理學院執行院長等等。然后再通過這些政治學術

      資本,霸占了大量的科研經費和學術資源, 從而為撈取更多的資本打下基礎。

      這樣的騙子必須予以揭露和懲罰。

      我不禁要憤怒地責問一下鄭岳青教授:當你肆無忌憚連篇累牘地在垃圾雜志

      上瘋狂“制造”SCI論文時,你是否想到過你正在浪費國家所給予你的巨額科研

      資金和巨大榮譽?你的良心何在? 你是否想到過因為你霸占了大量的學術資源

      而導致真正想搞學問的人卻申請不到科研經費?你是否想到過你的行為正在傷害

      所有中國學者在世界上的科研聲譽?以你如此低劣的科研道德和人品,你又有何

      資格去為人師表教育你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難道你每篇SCI論文的7000

      元獎金和明星教授的風光比什么都重要嗎?你為什么不靜下心來認真發表3-5篇

      高質量的paper? 那也比你所有81篇垃圾論文對人類或者中國有價值。

      我強烈建議寧波大學和寧波市政府立即開除學術道德敗壞的鄭岳青教授,

      剝奪其教授稱號和其他榮譽,要求其賠償浪費的科研資金。

      鄭岳青的行為在目前的中國科技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無疑他是最瘋狂

      的一個,必須予以揭露。方舟子先生的新語絲網站在學術打假方面在國內外具有

      巨大的影響力,尤其在海外華人學者之間有極高的評價,是中國學人的良心。請

      方先生在新語絲網站上盡快發表此文,本人并不認識鄭岳青,而且生活在海外,

      將來也不太可能回國工作,與他更無任何個人恩怨,只是希望通過揭露鄭岳青的

      騙子行徑,讓國內那些瘋狂制造SCI垃圾的同類們有所收斂一些,剎一下這股歪

      風,從而救救可憐的中國科學吧。我們再也不能投入巨額科研資金去追求SCI論

      文的數量而不重視其質量了,否則我們可憐的祖國真的沒有任何希望了。


    TAG: sci3年82篇

    haohaorenjia 引用 刪除 haohaorenjia   /   2010-02-20 15:36:44
    呵呵,應了crazy english的李陽的一句話:學英語是體力勞動,而不是腦力勞動。
    如今,SCI批量生產,也是一種體力勞動!

    可悲啊
    miracle 引用 刪除 miracle   /   2010-02-20 15:33:23
    只能怪教育體制啊。好多人有疑問:高校要求碩博士生畢業要有文章,每年畢業的學生有多少啊?這樣每年中國在SCI上該發多少文章啊?為什么到現在中國還不是學術強國?并且大部分國人引用文章時都覺得中國人做的不可信。中國學術界的悲哀呀!
    jioe5 引用 刪除 jioe5   /   2010-02-20 15:27:56
    現在發文章都不是腦力勞動了,統統變成了體力勞動,哈哈
    nancy7752 引用 刪除 nancy7752   /   2010-02-20 14:25:15
    這一點也不稀奇,比他厲害的人多了。關鍵是發表這么多文章到底能有幾篇是真正有用的
    ngoir 引用 刪除 ngoir   /   2010-02-20 14:18:28
    正常的,不知誰是以SCI論文作為衡量科研水平高低的始作俑者?
    有知道的告我一聲。
    命運--ses 引用 刪除 命運--ses   /   2010-02-20 14:10:30
    冷靜的分析問題固然值得贊揚,但是從側面可以看出學術領域的研究者有急功近利的心態,另一方面也和中國大學的教育體制有關。
    notrjhn 引用 刪除 notrjhn   /   2010-02-20 14:04:23
    國的國情決定了中國的體制,但是也是大多數國內學者的表現呀!無語
    PURPOSE人生 引用 刪除 PURPOSE人生   /   2010-02-20 13:55:14
    這些象是人品和體制造成的,國家和社會應對這類人進行懲罰和揭露,是這些人永遠離開學術領域,否則這樣的害群之馬對中國的學術影響太壞。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