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為何不見原創國產科研儀器?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12 15:14:58

      儀器是科研所必需的工具,它們不僅僅是把操作程序自動化,有些實驗更是非儀器不可的。國內科研經費的一大部分都用來買國外高檔儀器了。比如,一臺454高通量測序儀就五十萬美金。類似昂貴的儀器遍地都是。可是為什么中國很少有獨創的生物技術儀器?

      做儀器首先要有需求。比如很簡單的電泳儀,如果沒有人想到用電泳方法分離帶電大分子,就不會有這個儀器的誕生。研發工具的需求來源于科學家想把感興趣的東西 (核酸,蛋白,多糖,乃至細胞,染色體,組織等)看得更仔細,分類得更詳細,或者把手頭上的工作做得更快,重復性更好,效率更高,價格更便宜。

      難道中國的科學家就看不到這樣的需求?我看未必。那缺少原創儀器開發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下來大概有三個原因:(1)缺乏對原創實驗方法的探求;(2)缺乏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溝通和組成合適的團隊機遇;(3)缺乏獎勵機制。

      中國科學家比較善于綜合歸納,而對更詳細的區分就比較弱。這種求全求大的習慣很可能就使得對新儀器的需求變得遲鈍了。其實,中國科學家的原創精神很強,比如東南大學陸祖宏實驗室就有很多非常巧妙的實驗設計和儀器原型(比如管蓋芯片等)。可是為什么后勁不足,不能最終把儀器研發出來呢?

      在儀器研發方面,我很佩服日本的科學家。比如日立公司的Kambara教授,因為發明了自動測序儀毛細管電泳的一個關鍵技術被日立公司立為少有的四個終身研究員之一,給已大量的基金。加上日本政府給的錢,他們組織了一個龐大的團隊(大多數是工程師),專門攻關單細胞研究所用的儀器。這樣,五年,十年后,當這個領域熱起來的時候,全世界就都要從日本買儀器了。能有這樣的戰略眼光,能組織起這樣的團隊聯合攻關,很值得我們借鑒。

      有需求的科學家是否能與有經驗的工程師組成團隊也是儀器研發的關鍵之一。中國的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單位”概念十分強,部門之間,單位之間少有橫向合作的快捷同道。結果“中國制造”的奇跡并不能轉化成原創儀器的研發上。復制別人的儀器很快,原創研發就力不從心了。

      在美國,橫向合作的機會很多,因為科學家和工程師雙方都主動地去尋找這樣的機會。比如我就經常被邀請去給完全不相關的工程方面的會議做講座,工程師們也經常找上門來和我交談,看看他們的一技之長是否能在生物領域派上用場。研發iCubate技術平臺的主管工程師Jeff就是這樣“找”到我的。想要研發儀器,首先要“想”,然后要主動去尋找合作機會,尋找合適的人材。當然,在這以前,先要創找機會,讓合作能成功。

      合作成功需要錢。就象美國職業籃球隊的“夢之隊”一樣,一個完美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的組合需要一筆不小的投入。錢是用來買時間,買市場機遇。可是到那里去找錢?是先找錢還是先找人?如果沒有大筆的前期投入,一旦儀器研發出來能從市場上得到可觀的回報也是激勵大家合作的一個有效方式。不管是先拿錢還是后給錢,總要有一個合理的獎勵方式。這個獎勵方式在中國多靠政府,而在美國則多靠市場。

      沒有原創的欲望,沒有組成最佳團隊的機制,沒有經濟支撐,就很難開發出原創儀器。而研發儀器,首先需要能把科學家和工程師牽到一起的領頭人,需要熟悉市場的能人,需要有經驗,有良好的機制。不是所有的實驗都值得為之開發儀器,看科學上的重要性,還要看市場需求。也要容許失敗,給失敗者再次嘗試的機會。

      而最最重要的,最先要實現的,就是要去“想”。心不想,事難成。


    TAG: 國產科研儀器

    PURPOSE人生 引用 刪除 PURPOSE人生   /   2010-01-14 14:55:03
    中國現在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把理論研究與技術創新都給分開了,以后要想研制什么有智力附加值的高端儀器只會更難。國防上面的研發可不能這么干,“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就是理論研究與技術創新的典型案例,而現在的研究生教育,真不好說。
    thereyoube 引用 刪除 thereyoube   /   2010-01-14 14:50:34
    原帖由dragon5于2010-01-13 10:06:32發表
    1)國人缺乏自信,不愿意用國產儀器,造成國產儀器沒有市場,就是有也賣不上好價錢。

    2)高水平的科研儀器研發隊伍很


    幾點分析得都很到位。
    santa 引用 刪除 santa   /   2010-01-14 14:48:00
    原帖由soso于2010-01-14 12:38:06發表
    一步一步來吧。先仿制、二次創新、真正搞到產業化是必經之路。不要動不動就提原創。
    國家不懂市場,把錢都獎


    說的很有見解,可總是買外國儀器,這錢都進了別人的口袋!!
    soso 引用 刪除 soso   /   2010-01-14 12:39:40
    當然羅,汽車工業的今天說不定是儀器產業的明天,
    soso 引用 刪除 soso   /   2010-01-14 12:38:06
    一步一步來吧。先仿制、二次創新、真正搞到產業化是必經之路。不要動不動就提原創。
    國家不懂市場,把錢都獎給科學家了,科學家匯報一下成果就完了,最終不知在搞么事???
    企業有時不歡迎這些“原創”儀器,國家拉郎配、硬塞給企業有啥用?
    市場上真正歡迎的儀器是穩定、皮實、能長期干活、有售后服務的,不是原創的!
    HEC_css 引用 刪除 HEC_css   /   2010-01-13 15:58:01
    我也有這樣的同感,做實驗用的儀器,好一點不是德國,美國的,就是日本的,人民的血汗錢就這樣被老外抽去了,我覺得除了博主所說的外,這樣的局面也是有歷史原因的,因為我們的工業起步晚,材料工業也落后,就拿汽車的發動機來說吧,我們也會做發動機,但是做不出好的發動機,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生產的鋼材不行,所以據說連國產率最高的紅旗轎車,芯也早換成日本的了。我覺得國家早就提出經濟由粗放轉為精細,戰略上是正確的!希望我們這些做科研的,能在各個領域做出點成績,回饋人民!
    uovt69jn 引用 刪除 uovt69jn   /   2010-01-13 15:52:45
    日本還會東模模, 西仿仿; 而我們呢? 啥都不會, 就會造假!
    英語你我他 引用 刪除 英語你我他   /   2010-01-13 15:50:01
    更可悲的是買了高端儀器后,很多功能根本就用不上。
    NVIDIA 引用 刪除 NVIDIA   /   2010-01-13 14:15:13
    科學成就體現在發現和發明上,鼓勵發現和發明就要保護知識產權,這一點中國文化最缺乏認同。個人主義,人本主義會促進我們的文化向這個方向轉變。
    iwfi325iwc 引用 刪除 iwfi325iwc   /   2010-01-13 14:13:11
    提的問題很好,可是覺得這不僅僅是“生物技術儀器”問題,您看個哪域出現自主的研究設備了?到各處國家的重點實驗室轉轉看看,都是在用大筆的經費買外國科研儀器,設備閑置率極高,使用效果很差,也就能寫點連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有重復性實驗結果的文章。
    健康千萬家 引用 刪除 健康千萬家   /   2010-01-13 11:21:53
    試劑是一樣的。我們實驗室買的試劑和儀器大部分是國外的,都是價值不菲(儀器一件十萬以上很不少),有的國產價格只要1/10。為我們實驗室這樣消耗很是擔心,我想國內情況類似。這樣下去國內做的科研都是對外國做的貢獻。樓主,這篇文章正是時候,國內現在科研慢慢有好的團隊,如果國內試劑和儀器也跟上來,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科研經費流向國內工業,國內工業支撐科研。
    michael_b_rex 引用 刪除 michael_b_rex   /   2010-01-13 11:17:50
    我覺得最關鍵的是沒有在中國國內形成良好的風險投資市場,政府不能也不應該包辦一切,對高風險高收益的高科技產業來說,應該主要由市場來配置資源比較好。通過政府來配置資源的話,往往反應跟不上形勢的變化,并且很難避免腐敗。

    一個良好的風險投資市場,可以很好地把有技術沒錢的和有錢沒技術的整合到一塊,充分發揮技術和資金的效能。
    358uwcj 引用 刪除 358uwcj   /   2010-01-13 11:04:35
    大連化物所李燦院士當選院士的重要原因就是自主研發紫外拉曼光譜儀。
    uwku58h 引用 刪除 uwku58h   /   2010-01-13 11:02:10
    我覺得分析的很到位,中國的人才對技術的整合能力還不夠強,這可能與教育體制有關。可能還是國家在這一塊扶持的不到位,如果加大扶持,應該來說還是很有前途的。

    我是做化學合成的,現在的一些高端的分析儀器大多是國外的,真想咱們國內在這一塊市場上有一席之地。
    notrjhn 引用 刪除 notrjhn   /   2010-01-13 10:35:18
    嘿嘿!咱們不差錢,只買最貴的不能最好的,哪怕買了無用。
    maomi520 引用 刪除 maomi520   /   2010-01-13 10:32:55
    可悲啊,不僅買人家的儀器,還買人家的藥品,我們也就是像個機器人,重復操作一下別人的試驗。
    dragon5 引用 刪除 dragon5   /   2010-01-13 10:06:32
    1)國人缺乏自信,不愿意用國產儀器,造成國產儀器沒有市場,就是有也賣不上好價錢。

    2)高水平的科研儀器研發隊伍很難拉起來,很多人往往是一知半解就忙著跳出去自己開公司賺錢了。

    3)在科研院所里面有經驗的教授、研究員親自干活的不多,所帶學生原理吃不透、知識面不寬、經驗不足、能力更加不夠,這樣在研究方法上很難有比較大的創新,這就更難有原創國產儀器了。
    sacred 引用 刪除 sacred   /   2010-01-13 09:58:58
    中國的大部分企業都在爭著蓋房子,更何況科研儀器掙不到錢,人家當然不愿干了!
    sacred 引用 刪除 sacred   /   2010-01-13 00:04:15
    "心不想,事難成",可惜大牛們著了魔樣的想發大文章,唯恐國產的儀器拖了后腿(得到公認),非要用進口時髦的技術增加亮點以彌補智力的缺陷。。
    ztj970831 引用 刪除 ztj970831   /   2010-01-13 00:02:33
    在中國,似乎能買外國技術的更受到鼓勵。呵呵!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