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政要臉紅脖子粗,我重新撿起自行車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17 18:03:13
哥本哈根,圍繞誰減排誰不減排的世界氣候大會正在召開。當地時間7號下午,中國政府代表團首席談判代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稱中國承諾2020年前單位GDP碳強度下降40%——45%,已相當于減排15億噸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減排量的四分之一。解振華在發布會上說“我們該做的我們做了,不該我們做的也做了”。
解振華這次出去,很硬氣。但是,我們也不能不承認,如果沒有老外們的壓力,我們或許不會做出那么大的減排計劃。而我們真的做了讓步后,老外們仍嫌不足,得寸進尺,壓我們繼續減排。
“弱國無外交”的時代已經不屬于中國,現在可以動不動就“中國不高興”了。解振華去哥本哈根,從外交角度,不辱使命,參加出了中國的硬氣。然而,讓我們生活的空氣好起來,如果沒有老外們的壓力,我們就不該讓我們的空氣好起來嗎?與其跟老外較勁,不如自己健康生活,自己做自己。
國家大事不一定聽我的,世界大事我不都看得懂,但是我今年卻發生了一個大的轉折,越來越知道珍惜自己的健康。七、八、九三月,我淋巴發炎,腫雞蛋大一個疙瘩。隨著一天一天治愈,我也開始了鍛煉,每天至少2小時。鍛煉著鍛煉著,感覺,科技發展了,但是再發展也比不上大自然給人的最自然。我決定少用需要能源的東西。出行,重新開始騎自行車,能走路則盡量走路。
汽車、摩托車、電瓶車等都應該少些,而改用自行車或走路。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節省能源,也不污染空氣,還不出太多的交通事故。
騎自行車,或走路,順便鍛煉了身體。我最近鍛煉身體,體質好了,所以我身邊很多人得了感冒、甲流,而我沒被傳染。他們羨慕死我了,卻沒有賣后悔藥的。
本次世界氣候大會四大議題:1、發達國家的廢氣減排目標;2、發展中國家對減少廢氣排放的承諾;3、對發展中國家的財政與技術支持,以鼓勵它們減少廢氣排放與適應氣候變化的沖擊;4、成立有治理能力的有效體制架構,以處理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的財政需要。哥本哈根還沒有開會,我就已經做到了。
愛坐車的人,想坐車繼續坐車,當享福的懶人,但是哪一天肯定什么病找上來。多用大自然給人的最自然的東西,少用人的發明創造,你愛了自然,自然也會愛你。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哥本哈根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