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錢學森為后人樹立的十大榜樣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16 09:45:27/ 個人分類:心得
科學巨人,航天之父錢學森離開了我們,國人為之震驚,因為一個偉大的國家失去了一個偉大的兒子。天地為之哭泣,因為神圣的大自然失去了一個不懈追求科學真 理的凡人。
四段評語概括錢老非凡一生
在他心里,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 范。
大千宇宙浩瀚長空,全納入赤子心胸。驚世兩彈沖霄一星,盡凝鑄中華豪情,霜鬢不墜青云志。壽至期頤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輾轉回國,錢學森展現了中國科學家的硬勁;力學、噴氣推進、航天技術,錢學森展現了一位科學家在研究上的牛勁;東方紅衛星、神舟飛 船、嫦娥奔月,錢學森給中國航天事業打了足夠的底勁;今天,這位中國航天之父所開拓的事業正闊步向前,沖勁十足!
他不僅以自己嚴謹和勤奮的科學態度在航天領域為人類的進步做出卓越的貢獻,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態度詮釋了一個科學家的人格本 質。
以上四段話是錢學森在榮獲2007年感動中國十大年度人物時,獲得的評為頒獎詞,其實,對于這么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任何言語的夸贊都
是難以企及的。今天,當聽到錢學森老先生去世的消息后,作為70后的一名曾經的大學教師,內心的苦痛真的難以名狀。對于70后的中國人來說,對錢學森的印
象最深的恐怕就是他回國引發的愛國主義大迸發。爾后,我們又從各個方面了解并學習到了錢學森先生的精神財富。錢學森之所以被人尊敬,不僅在于他在學術上取
得的超高造詣,還因為他樸實無華的科學作風以及平易近人的生活態度,他的點點滴滴都深深銘刻在國人心中。一些事筆者搜集整理到的錢學森先生的三次激動,從
中我們不難體會到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竟也有顆如此樸實無華的心。
三次激動抒發錢老樸實人生風范
生前之際,錢老曾坦言自己一生中有過三次激動,歷數這三次激動經歷,我們不難看出錢老生前的豪邁風骨
第一次是在1955年,錢學森被允許可以回國了。當他拿著一本自己剛出版的《工程控制論》交到老師馮·卡門手里時,老師翻了翻感慨地
說錢學森現在在學術上已經超過了自己。聽到這句贊美后,錢學森激動萬分,他表示自己在學術上超過了這么一位世界聞名的大權威,為中國人爭了氣,他非常激動
極。
第二次是建國10周年時,錢學森被接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當晚,錢學森激動得沒睡好覺。《紐約時報》曾報道說,在1950年—
1955年的5年中,美國政府為阻止錢學森,迫害錢學森說他是共產黨,并以此為名予以逮捕。1955年9月,在回國途中,有記者還問錢學森是不是共產黨
員,錢學森說自己還沒資格當一名共產黨員。但回國后的親身經歷,讓錢學森產生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強烈愿望。1958年初的一個晚上,錢學森來到中國科學院
黨組書記張勁夫家,鄭重提出了入黨要求。1958年10月,在錢學森回國的第三年,力學所黨支部通過了他的入黨要求。1959年1月,經中國科學院黨委批
準,錢學森成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同年11月12日轉正。這一天,錢學森激動得徹夜難眠。30年后,他回憶道:建國10周年的時候,被接納為中國共產黨
的一員。這個時候心情非常激動,終于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了!簡直激動得睡不著覺。
第三次是在1991年,這一年10月1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授予錢學森“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
雄模范獎章”大會。時任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楊尚昆親自為錢學森頒獎。但錢學森在講話中卻說今天不是很激動。錢學森說,當他看了王任重同志寫的《史來賀傳》
的序中,中央組織部把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史來賀和錢學森這五個人作為解放40年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他的心情激動極了。
搜集整理錢老身前點點滴滴,不禁覺得他留給后人的經典實在太多太多
1、海歸人士的榜樣:錢學森可算是國內最早的海歸派了,當年,在那么困難的情況下,錢學森寧愿放棄優厚待遇,歷經重重阻礙,回到祖
國,為航天事業奉獻終身永不悔,愛國主義之精神在其的點滴行動中被詮釋得淋漓盡致。而如今的海歸們,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在國外找不到合適工作被迫回國的,回
國后也常常挑三揀四,與錢學森的偉大相比,如今的海歸真的太渺小了。
2、科研人士的榜樣:錢學森一生致力于科學研究,嚴謹的科學作風歷來為眾人夸贊。而如今,我們的學術界卻盛行著越演越烈的浮夸風,為 名為利抄襲剽竊之舉不勝枚舉。真的希望錢老在世時的學術典范能為那些醉心于剽竊抄襲的學術認識好好上一課。
3、莘莘學子的榜樣:錢學森能成為世界知名的航天專家并非其天賦過人,一切皆源于他的勤奮與努力。無論是在美國求學期間還是回國從事
科研工作,錢學森總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正因為這樣,他才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而我們的在校大學生們又有多少在腳踏實地地靜心學習呢?校
園已經不再是學授知識的地方,學習之外的林林種種的大小事件已經將學習圣地變成雜貨鋪,學生們的茫然、浮躁心理更讓我們為年輕一代的前途擔憂。
4、青少年們的榜樣:近日,筆者曾讀到這么一則關于錢學森的小故事:1933年,22歲的錢學森在國立交通大學機械系讀三年級。一次
水力學考試,錢學森所有的試題都答對了。當然,絕未作弊。水力學老師金愨教授也在試卷上全都打上了對勾(√),并準備給他滿分100分。但是,當判卷發下
來以后,錢學森自己卻發現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錯:在公式推導的最后一步,將“Ns”寫成了“N”。于是錢學森立即舉手發言,指出自己的錯誤,主動要求老師扣
分,并把試卷退給了老師。金教授一看,果然這個小錯被忽略了,于是他扣掉4分,給了錢學森96分。這是何等的難能可貴呀。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孩
子考試憑借作弊,即使考大學這樣神圣的事情也能作弊。而為了獲取高分向老師送禮送錢的也非一個兩個。錢學森嚴謹的求學態度為我們的孩子們樹立了榜樣。
5、名人大腕的榜樣:在科學界,錢學森無疑是最大的腕了,但他行事一向低調,為人一向可親。而不像現今的很多名人大腕,有點名氣就擺 譜、耍酷,高調作秀,與錢學森的古樸作風相去甚遠,雖然他們名為名家大腕,其實從本質上說根本就算不上大牌。
6、大學教師的榜樣:錢學森曾在大學任教,教授星際航行概論課程。據當時學生反映,盡管錢老非常忙,但從沒有缺席為學生上課,據悉上
課時,錢老聲音洪亮、語言精練,對授課中的重點、難點和疑點講述得十分清楚。板書非常規矩,推導嚴謹、清晰,課后常常布置一些思考題,讓學生在課后多加思
索,培養學子們干一行、專一行和養成善于思索的良好習慣,以發揮同學們在航天技術方面的創造性。錢老的考試方法也很特別,那時他就采用開卷考試,雖然這
樣,學生考得并不好,但錢老并不為此訓斥學生,而是用過在所有卷面分的基礎上開方再乘以10的方法讓大多數學生都能及格,并鼓勵學生繼續努力,好好學習,
并抽出大量時間為學生們補課。錢老在教科時不僅傳授專業知識,還常用“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會學生如何待人做事。錢老的師德師風值得現今的
大學老師深深思考。
7、父母家長的榜樣:錢學森的長子錢永剛如今也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而他的侄兒錢永健則在2008年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談到教育孩
子,錢永剛回憶說自己的爸爸媽媽從不言傳只是身教。據錢永剛回憶,從小到大,他主要是看父母怎么做就怎么做。錢老從來不會跟孩子說你要這樣或者不要那樣。
據錢永剛回憶,錢學森每次下樓吃飯,都穿得整整齊齊,從來不穿拖鞋、背心。這一舉動被家里的炊事員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因為炊事員認為這是對他們“下層”人
士的尊重。錢永剛從此也向父親學習,至今保留著吃飯要穿戴整齊的習慣。而我們現在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就多了去了,但成功的卻寥寥無幾,慚愧呀!
8、知識分子的榜樣:活到老學到老,是錢學森信奉的人生信條之一,即使在90多歲的高齡,他仍然不離書本,閱覽世界最新航天科技知
識,令人萬分感慨。不僅如此,晚年期間,錢老還致力于我國治沙事業。1984年,錢學森在我國首次提出的“沙產業”概念,當年47封信談治沙的故事盡人皆
知,至今令人記憶猶新。據悉,治沙是錢學森晚年投入很大心力的一個事業,目前他的一些設想正在慢慢實現。在錢老沙產業理論的指導下,內蒙古各地目前充分利
用沙區日照長、溫差大等有利條件,大搞知識密集型的現代化林沙產業,實現了林沙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9、婚姻愛情的榜樣:錢學森與夫人蔣英的愛情婚姻堪稱完美,在中國科學界也留下不少佳話。1947年,錢學森與蔣英在上海喜結良緣,
此后兩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書寫了一段傳奇的愛情婚姻神話。錢學森與蔣英的完美結合是科學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佳典范。1955年10月8日,在周恩
來總理親自過問下,美國政府終于準許錢學森夫婦回國。但當錢學森和蔣英帶著他們6歲的兒子永剛、5歲的女兒永真在機場最后登機時,美國政府又無理扣留、沒
收了錢學森在美國20多年間積累下的研究筆記。而他們的結婚“信物”—黑色三角鋼琴,在蔣英的據理力爭下,最終與他們一起回到了祖國。這架三角鋼琴也因此
成為錢學森和蔣英歷經風雨、沐浴幸福的見證。在回國以后的40多年里,每當蔣英登臺演出,或指揮學生畢業演出時,她總喜歡請錢學森去聽、去看、去評論。錢
學森也喜歡把所認識的科技人員請來欣賞,大家同樂。有時錢學森工作忙,蔣英就錄制下來,放給他聽。如果有好的交響樂隊演奏會,蔣英也總是拉錢學森一起去
聽,把這位科學家、“火箭迷”帶到音樂藝術的海洋里。每當聽到蔣英的歌聲,錢老總能感到一種美好的賜予。于是,他自豪地對自己說:我是多么有福氣啊!他甚
至總想對人們高呼一聲:讓科學與藝術聯姻吧,那將會創造奇跡。
10、國人共同的榜樣:雖然我們還不能用完美兩字來修飾錢學森生前的林林種種,但毫無疑問的是,錢學森的確在方方面面都為國人樹立了
榜樣。無論是充滿激情的愛國情懷還是溢滿幸福的家庭之美,無論是科學殿堂中的璀璨光芒,還是人生道路中的他是印跡,錢學森都身體力行地踐行著一個華夏兒女
應有的風骨與風采。今天,當我們再次緬懷錢老的時候,一切溢美之詞都顯多余,讀懂錢老的為人之道,參透錢老的學術之風,我們方能沿著他的足跡勇往直前。
相關閱讀:
- 溫家寶看望朱光亞、何澤慧、錢學森和季羨林 (admin, 2007-8-06)
- 錢學森閔恩澤等獲評“2007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laurie_dly, 2008-2-18)
- 2007感動中國人物揭曉 錢學森閔恩澤獲獎 (laurie_dly, 2008-2-18)
-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逝世 (tianhua, 2009-10-31)
- 梁思禮院士:沒有錢學森就沒有中國航天今天的業績 (hongjingzi, 2009-11-02)
- 來自錢學森先生10月23日的一封賀信 (hongjingzi, 2009-11-01)
- 漫天飛雪送錢老 (hongjingzi, 2009-11-02)
- 錢學森追悼會今天上午舉行 將向公眾開放 (hongjingzi, 2009-11-06)
- 錢學森遺體在京火化 (hongjingzi, 2009-11-06)
- [轉]錢學森談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問題 (yinge, 2009-12-09)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錢學森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