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注公眾號

    關注公眾號

    手機掃碼查看

    手機查看

    喜歡作者

    打賞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支付
    ×

    漫天飛雪送錢老

    2009.11.02

      ——追悼錢學森大師

      2009年10月29日上午,著名生物學家和教育家、我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最年長的院士貝時璋先生,在安睡中辭世,享年107歲。

      11月1日起,錢學森位于北京中國航天大院內的家中設立靈堂,接受錢老生前同事、故舊親友等各界人士前往吊唁、緬懷。

    ?

      漫天飛雪昨送錢老遠行

      11月1日,錢學森院士位于北京的家中設立靈堂,各界人士冒雪前往吊唁。

      錢學森靈堂設立在位于北京西三環附近的航天橋中國航天大院內,靈堂并不大,布置得也非常簡單。迎面墻上懸掛著黑色的挽幛和藍色的布,挽幛上寫有“沉痛悼念錢學森同志”九個白色大字,挽幛下方正中位置是錢老遺像。地上擺放著黃菊花、白菊花和常青的綠色植物,兩側則擺滿了前來吊唁人們敬獻的花圈、花籃。

    banquan5.jpeg

      雖然一早就飄起了紛紛揚揚的雪花,但冒雪前來吊唁的人士依然絡繹不絕。記者在現場看到,解放軍總裝備部、中共中央組織部、全國政協辦公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等單位領導層,先后集體趕來,前往錢學森家中靈堂敬獻花圈、花籃,并依次向靈堂正中的錢老遺像鞠躬致敬。

    banquan5.jpeg

      錢學森家中所設靈堂僅約十平方米左右,布置非常簡樸,墻上懸掛的黑色挽幛上寫有“沉痛悼念錢學森同志”九個白色大字,挽幛下方正中位置是一幅錢學森神采奕奕的遺像,兩側則擺滿了前來吊唁人們敬獻的花圈、花籃,左側最里面的兩個花圈是錢老夫人蔣英及兒子錢永剛所獻,分別寫有“您永遠活在我心中”、 “爸爸永遠活在我心中”的挽聯。

      昨天前來吊唁的各方人員中,包括孫家棟、欒恩杰、任新民等中國航天界的知名專家。“兩彈元勛”朱光亞的夫人許慧君也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代表朱光亞前來吊唁。許慧君對錢學森夫人蔣英說:“錢老是光亞最敬重的人,他為中國航天事業建立的功勛無人能及。”

      此外,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學生也自發來悼念。

    banquan5.jpeg

    banquan5.jpeg

      前來吊唁錢老的各界人士實在太多,許多吊唁者敬獻的花籃、花圈在靈堂內根本沒有地方擺放,只好放在靈堂外面的墻邊,也擺滿了好幾排,它們正和著越下越大的雪花,一起默默地吊唁和緬懷錢老。據了解,錢老家中設置的靈堂將向社會開放6天,直到11月7日。

      現場的總裝備部人員介紹,從昨天開始幾天內,社會公眾可以前來吊唁,不用預約,吊唁時間是每天上午8時至11時30分,下午1時30分至5時。

    ?

      “一棵松”堂前追思

      阜成路8號院有些年頭了,在清代被稱為“皇袋子墳7號”,1958年,在周總理的主持下改成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錢學森擔任院長,因此這里也被老航天人稱為“老航天五院”。從那時起,錢學森一家就住進了院子深處4單元的一幢紅色蘇式小樓里。

      住5單元的亓榮德,今年已經86歲,曾任航天工業部財政局局長的他,前天已經第一時間去錢老家吊唁,昨天又拄著拐杖來了。他說當年的許多人都搬了,但錢老在這棟紅色小樓已經住了50年。前幾年,大院附近有施工項目,非常吵,有領導請錢老搬家,但他卻說:“這兒挺好,我哪兒也不去。”

      錢老的小樓前昨天一大早就已經擺滿了各界送來的花圈,有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政府的,有西安交大、中國工程院的,還有全國政協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中央組織部、解放軍總參謀部、解放軍總裝備部等單位。由于吊唁的人過多,昨天錢老的靈堂剛開始只接受航天系統內部人員的吊唁。經過協調,最后一共有8家媒體的11名記者被允許到靈堂吊唁。

      進入門洞,樓梯口處是一個大大的黑體“奠”字。右側即是錢家原來的客廳、現在的靈堂。大約20平方米的靈堂,擺滿了翠柏、鮮花和花圈。

      錢老的遺像懸掛在南墻上,畫像上的他親切慈祥。在遺像上方,是黑底白字橫幅“沉痛悼念錢學森同志”。遺像兩邊,左側挽聯最前面的是錢夫人蔣英手書:您永遠活在我心中。

      唯一的裝飾來自北側墻壁,那是錢老堂妹錢學敏在他九十華誕時贈送的一幅書法,寫的是北宋詩人石延年的七律《松》。

      “直氣森森恥曲盤,鐵衣生澀紫鱗干。影搖千尺龍蛇動,聲撼半天風雨寒。蒼蘚靜緣離石上,絲蘿高附入云端。報言帝室掄材者,便作明堂一柱看。”筆意虬勁,意境高遠,正是錢老一生的寫照。

      記者認認真真地向錢老遺像三鞠躬。靈堂寂靜,腳踩在舊木地板上,沙沙的。

      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在連夜布置好了靈堂后,昨晨8點開始接受社會各界的吊唁。為了維持現場秩序,有關部門特地布置了執勤和警衛力量。

      錢學森生前三層樓的住所門前,兩邊全都擺放著花圈。層層疊疊的花圈,表達著人們對錢老的哀思……

    ?

      杭州百姓故園白菊寄哀思

      杭州市下城區馬市街方谷園2號,一幢兩層木屋民居。從屋外的畫像下,到天井的臺階上,擺放著一束束寄托哀思的白色菊花。

      這是錢學森故居,當年是他母親的陪嫁品。上世紀60年代,錢學森將它捐給當地政府。10月31日錢老去世后,當地政府決定臨時對外開放三天,供人們緬懷。一位街坊告訴記者,兩天里有很多人來此憑吊錢老。

      提起錢學森,杭州百姓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他簡歷的第一句話是:“錢學森,浙江杭州人……”在這里,錢學森度過了3歲之前的幼兒生活;1929 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后,每年都回到這里過寒暑假,其間還因病在杭州休養了一年;1955年,錢學森沖破美國方面的阻力回國后,還特意帶妻兒回了趟杭州老家。

      如今,錢學森故居修葺一新。大門仍然保持著原來的格局,墻壁進行了粉刷。大門右上方掛著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杭州市文物保護點——錢學森故居”。

      10月31日晚,中共浙江省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向錢學森同志治喪辦公室發出唁電,對錢學森同志的逝世表示不勝哀痛,對其家屬表示慰問。唁電表示,錢學森同志的崇高精神和突出成就,必將激勵家鄉人民創業創新,開拓奮進,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

      錢學森遺體告別儀式暫定7日在八寶山舉行

      北京11月2日消息: 昨天,位于錢學森家的靈堂布置完成,約有數百人前往吊唁,冒雪獻上花圈花籃。相關人員稱,錢學森的遺體告別儀式暫定于本月7日在八寶山舉行,但最終的方案還需要由有關部門確定后公布。

    ?

      錢永剛:父親去世時很安詳 肺部感染是禍首

      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父親去世時非常的安詳。他還介紹,家人都沉浸在悲傷中,目前還沒有通知外地、外國的親屬。一切后事,還要等待中央的統一安排。

      錢永剛講述了此次錢老發病的情況,他說,10月29日吃晚飯時,錢老突然吐了一下,“父親是一位老年人,老年人的身體一旦有變化,就必須特別擔心,這也是我們多年照顧他的經驗。”馬上測體溫,發現錢老體溫有點高,“當時就決定趕快送醫院。”

      據了解,錢老的身邊除家人外,還有秘書、警衛人員,還有醫療救護車隨時待命,只用了很短的時間,錢老就被送往附近的解放軍總醫院。

      “這次與以前不同,一進去就報病危。”錢永剛有些哽咽著講述,醫生很快給錢老進行檢查,發現已是嚴重的肺部感染,“可能之前已經出現了輕微的呼吸道癥 狀,但他自己不覺得有什么明顯不適,別人也沒有特別細心地觀測到,等送到醫院時,炎癥已擴散到肺部。”說到這里,錢永剛閉著眼睛痛苦地搖了搖頭,“哎,還 是有點晚了。”

      錢永剛教授今天的手機一直處于繁忙之中,不停的有親友來表示哀悼。他接電話的聲音低低的,帶著憂傷。他表示,父親走的時候很安詳,一家人都在身邊。錢永剛今年5月曾對記者表示,錢老的身體只能是說對一個90多歲老人還可以。

      錢家是個大家族,在江南有大量的族人,在海外也有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錢永健這樣的親屬。錢永剛介紹,家人們都在忙于后事,目前還沒有通知他們外地、海外的親友,因為父親的身份,所以一切后事,要等等中央的統一安排。錢學森同志的秘書涂元季少將的身邊工作人員也表示,現在一家人都在忙于后事,追悼會或紀念儀式的日期與形式都還沒有定下來,大家要耐心的等待通知。

      錢永剛告訴記者,從錢老病危搶救到家中設立靈堂接受悼念,他一直非常忙,昨天也有不少領導、老同事和媒體記者前來悼念,目前,群眾都可前往悼念,但也要分批前往。他說,等辦妥錢老的身后事,他會在適當的時候談談錢老晚年的生活。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昨日告訴記者,已經有不少老領導、同事和媒體記者冒雪前往錢老家中悼念。

    ?

      夫人眼中的錢學森 他一生激動過三次

      錢學森為新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可以說盡人皆知;但這位科學巨匠和妻子長達55年的相濡以沫,以及他在妻子心目中另一個側面的“錢學森”卻鮮為人知……

      蔣英是我國現代著名軍事戰略家、軍事教育家蔣百里的三女兒。蔣百里早年在杭州求是書院讀書時,與錢均夫——錢學森的父親是同窗好友,錢學森與蔣英青梅竹馬。

      據她介紹,錢學森一生共激動過三次。

      錢學森年老時曾說,“一次是在1955年,我被允許可以回國了。我拿著一本我剛出版的《工程控制論》交到老師馮·卡門手里。他翻了翻感慨地說:‘你現在在學術上已經超過了我。’我錢學森在學術上超過了這么一位世界聞名的大權威,為中國人爭了氣,我激動極了。” “第二次是建國10周年時,我被接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我激動得睡不好覺。”“第三次心情激動,就在今年。今年,我讀了王任重同志為《史來賀傳》寫的序。在這個序里,他說中央組織部決定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史來賀和錢學森這五位作為解放50年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我能跟他們并列,心情怎不激動?!”

    ?

      外媒關注錢學森逝世消息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秋恒報道:我國科學巨星錢學森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外國媒體也紛紛發布消息,并對錢學森在中國航天和導彈領域的貢獻予以著重介紹。

      英國路透社31日轉引新華社消息稱,被廣泛認為是中國核導彈和太空計劃之父的錢學森逝世,享年98歲。1955年錢學森回到中國,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路透社在報道中說,錢學森出生于中國東部,1935年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報道還說,錢學森負責領導研發了中國首枚導彈,并監督了中國首枚原子彈的發展。

      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刊發了題為《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在京逝世》的簡訊,稱錢學森曾主持完成中國火箭技術建立規劃,并參與兩彈一星研制。

      西班牙埃菲社、烏克蘭國家通訊社以及匈牙利媒體也紛紛刊發了錢學森去世的消息,并著重介紹了他在中國航天技術和導彈領域的貢獻。

    ?

      網友提議為錢老舉行國葬降半旗

      這兩天,不少網友留言表達對錢老的悼念之情。

      “祝錢老走好!”“永遠的錢老!”“錢老一路走好!是你讓中國人腰桿挺直了!謝謝。”

      “一代巨匠走了,億萬中國人站起來了!錢老,一路走好!”“錢老,走好。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你留下的濃墨重彩一筆,偉大的中國人民始終都會永遠記得你。”“智商最高骨頭最硬的科學家,是全體中國人的楷模,我的偶像。一路走好!”

      也有網友在悲痛之余表達深深的敬意:“你所做出的貢獻對于這個民族,對于這個國家都是無法用獎章來衡量的,你的人格更是不愧‘偉大’二字。”“ 一個真正的科學家,一個為人民為國家奉獻一生的人!”“錢老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全世界熟悉他的人從他身上看到了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堅韌、自信、勤奮、聰明。他老人家為我們贏得了世界的尊重。”“毛澤東等老一輩解放了中國,錢老等老一輩保衛了中國。”

      更有網友感懷錢老是“中國永遠的驕傲!我們民族的魂!”并建議為錢老舉行國葬、降半旗哀悼,用最隆重的儀式,向這位科學巨匠和偉大的愛國者告別。有網友這樣留言,“錢老幫中華民族挺直了脊梁,受得起國葬之禮”,也有網友附和道,“唯有國葬才是最好的紀念!”

      相關鏈接:

      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逝世

      梁思禮院士:沒有錢學森就沒有中國航天今天的業績

      來自錢學森先生10月23日的一封賀信

    推薦
    關閉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