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介紹生物基本實驗技術、細胞生物學、微生物、植物學、遺傳學等相關實驗操作、儀器使用、試劑、注意事項等等。請大家多多指點,記得給我評論哦!

    最新研究發現:昆蟲微小大腦能完成復雜行為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22 10:12:38

      人們普遍認為昆蟲是沒有思維活動的低等動物。然而,別看昆蟲的大腦小如針尖,它們的智力卻一點不遜于體形龐大的高等動物。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昆蟲不僅有思維活動、會數數、懂得分門別類,甚至可以識別人臉。

      消除偏見

      來自英國瑪麗女王學院、倫敦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昆蟲大腦開展實驗。實驗結果顯示,昆蟲的大腦容量足以使它們擁有思維活動。實際上,數百個神經細胞就可以支持動物數數;數千個神經細胞就可以使動物擁有思維活動。

      蜜蜂的大腦重量約為1毫克,包含近100萬個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足可以使蜜蜂擁有思維活動和數數能力。此外,它們可以區分出各種動物,判斷圖形是否對稱。

      英國《每日郵報》11月17日援引瑪麗女王學院心理研究中心拉斯·希特卡教授的話報道:“大腦體積大的動物不一定更聰明。”

      研究報告發表于《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志。

      “絕頂聰明”

      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神經生物學家薩拉·法里斯說,蝗蟲、螞蟻、蜜蜂等腦容量較小的昆蟲實際上都比人們想像中聰明得多,能夠根據外部環境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

      眾所周知,螞蟻、蜜蜂等昆蟲擁有復雜的社會系統;蜜蜂可以通過特殊的舞姿與同伴展開交流。這些小昆蟲的行為甚至比一些脊椎動物還復雜。

      希特卡說:“它們聰明絕頂。或許,我們只是不敢相信如此微小的大腦竟能完成如此復雜的行為。它們的大腦雖然小,但做這些事情已經足夠。”

      差別不大

      “問題是,既然這些昆蟲憑借如此微小的大腦就可以做這些事情,那么對腦容量大的動物而言,體積大的大腦又有什么用處呢,”希特卡提出并解決了這個問題,“更大并不意味著更好。有時候事實與人們想像的恰恰相反。”

      他解釋說:“我們知道,身材決定動物的腦容量,但腦容量并不決定動物可以做出哪些行為。體積大的大腦并不一定復雜,可能只是相同神經元的無限重復。它能記住更多圖像和聲音,但并沒有增加功能的復雜性。在計算機模擬實驗中,體積大的大腦意味著更大的硬盤驅動器,而不是更好的處理器。”

      鯨魚大腦可重達9千克,包含約2000億個神經細胞;人類大腦重量通常在1.25千克至1.45千克之間,包含約850億個神經細胞;蜜蜂大腦重量約為1毫克,包含近100萬個神經細胞。

      希特卡說,龐大的腦容量可以提高行為的準確性,使動物擁有更加發達的感官,例如視覺和聽覺。此外,體型大的動物可能只是需要更多腦細胞去支配身體。


    TAG: 昆蟲研究復雜行為

    hongjingzi 引用 刪除 hongjingzi   /   2009-11-23 12:36:12
    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