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關系——記我與導師之間的一次小戰爭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1-17 11:00:34/ 個人分類:事物
導師是澳籍中國人,在科研上很有魄力,課題項目挺多的,還是個典型的急性子。對學生發飆,簡直是家常便飯:常有的事;好在她不擺什么架子,從來“不記仇”,這一分鐘對你發飆,下一分鐘又會和顏悅色地跟你討論問題。頗有點,先是“大棒”伺候,然后“胡蘿卜”安慰的味道。
在導師手下混了快一年了,對她的發飆早已習以為常了。有時她發飆起來還蠻有意思的。有次在實驗室,她想把筆記本跟一臺天平連接起來,用來自動記錄稱量數據。起初那個軟件怎么都裝不上,后來請了電腦管理員,獲得管理員身份后才算裝上,后來發現連接天平和電腦的那根線接觸不好,連上后稍微一動就又掉了。最后又請來了電腦管理員,總算連上。再后來發現這臺筆記本太舊了,有些功能運行不好,但記錄稱量數據足夠了。但導師就讓拆下來,連到另一臺筆記本上。問一位跟我一起做實驗的碩士生,碩士生同意了;我不同意,理由:裝那個軟件不容易,連接那跟線也不容易,萬一那臺破筆記本也不行,豈不是還得請電腦管理員?拆下來前應該先試試另一臺筆記本能不能裝上那個軟件。但她不聽我的理由,只聽完“I
don't think
so”,臉上一下子陰云密布。看我不動手拆,她自己氣沖沖地搬來另一臺舊筆記本,扯下線就往上連接。誰知,插口和接線口型號不對,不可能插上的。最后只好再換回到原來那臺,插回去,這次很順利她一下就連接上了,也沒有掉線。她以出氣地口吻,孩子氣地對我說“又連上了,你是不是很失望?”暈倒,怎么能這樣
“小人心,度君子腹”呢?我高興還來不及呢。不過想想,導師也挺逗挺可愛的,呵呵。
后來她離開實驗室時,對那個碩士生說“你現在到我辦公室來,我們討論下試驗計劃”;對我說“你想來了來,不想來不來”(其實前一天就約好的我們三個人一起討論的),看來她還在生我的氣。當然最后,我還是去了。導師跟我發脾氣,我總不能也跟她耍脾氣,對著干吧。
以上只是我跟導師之間的一次小戰爭而已,像這樣類似的戰爭經常發生,最后的結果都是握手言和。希望我的導師沒記仇,不然以后可能就不好混了
。
生氣,是那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如果導師和研究生彼此有怨氣,其實是在相互折磨”,那又何必呢?我跟導師之間還沒有相互折磨的感覺,看來還沒有積累足夠的怨氣,但愿將來也不要出現那種感覺。
不管是導師還是什么大師,也都是人;是人就難免有不足(尤其性格上的是很難改正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我們可以盡力去改正;認識到別人的不足,我們可以去體諒、包容。“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
如果遇到一位人品學識俱佳的導師,那是人生很幸運、很幸福的一件事;如果遇到了自己不喜歡的導師,就要學著去理解包容(或者趁早換導師),避免跟他對著干,對著干只會兩敗俱傷。另一方面,能做博士生導師的,身上肯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作為學生是去導師那里學好的東西去的,不是去挑導師的毛病去的。
最后希望已經是導師的,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想:我們不是“有手的工具”,我們需要平等和尊重;還是學生的,也多想想導師的難處:拉項目,同行搞關系,申請基金,發員工工資,買試劑設備等,哪樣都離不開導師的支持。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師生關系導師之間小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