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回答博士待遇低的問題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0-06 14:20:33
學生七:
我發現本科生、碩士生、準留學生都提了問題,我是博士生。作為博士生,我不敢代表所有的博士生,但是我自我感覺有個問題想問一下溫總理。在經濟危機下,有
的人可能選擇回學校再充電、增強自己的競爭力,也不失一種解決再就業的方法。但是,我發覺博士生和留學生、準留學生比起來,他們的待遇還蠻低的,就是說沒
有很大的吸引力。博士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可能還要為自己的生計、著落進行奔走。我想問一下溫總理,對這個問題怎么看?
溫家寶:
這個同學提的問題很好,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一個成熟的民族、成熟的國家的表現。尊重要在政治上、生活上,包括他提到的待遇等各方面都表現出來。這就牽
扯到分配問題,我們國家還存在著分配差距過大的問題。如果我看的面比你們大一點的話,我覺得這種分配的差距還不在本科生、碩士生、留學生和準留學生,而首
先在我們國民收入分配還存在問題。那么體現在什么地方呢?體現在城鄉差距、地區差距,以及收入差距上。你們在西北,跟我一樣有切身體會。如果你們是從農村
來的,你們也有切身體會。我們必須改變這種現象,使社會更加公平和正義。我曾講過,社會主義國家的首要價值就在于公平、正義,我們奮斗最終要實現的理想,
就是建立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在這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會進步和社會的公平正義。因此,當你們覺得待遇低的時候,就應該引起政府的關注,在
我們財政允許的情況下逐步地提高科技人員、知識分子生活的待遇,也包括政治方面的待遇。但是當你們想到全國的時候,你們就會想到另外兩個詞,那就是“獻身
”、“服務”,就是要把自己獻給人民、獻給國家,獻給那些生活還不如我們的千千萬萬的父老鄉親。如果想到這一點,你們心里可能不僅沒有牢騷,反而覺得不
安。因為人民養活了我們,但我們還沒給人民做什么。
南京大學校長陳駿:每年投入70億提高在校博士生待遇 留住人才
這些出去的學生都是國家培養的精英人才,他們大量的出國,雖然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利的,但是一方面國家人才流失現象應該引起關注。另一方面,即使留在國內學習和工作的同學,由于待遇偏低,生活有壓力,所以他們不能夠集中精力來從事學習和科研。
陳駿:博士生工資不及城鎮居民平均水平的1/3
陳駿說,在過去30年當中,出國的研究生人數已經達到了110多萬人,而學成回來的,真正回國服務的,大概也就25萬人左右,大概只有1/4。而且現在,研究生畢業以后到國外去學習的情況有增無減,呈愈演愈烈之勢。
這些出去的學生都是國家培養的精英人才,他們大量的出國,雖然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利的,但是一方面國家人才流失現象應該引起關注。另一方面,即使留在國內學習和工作的同學,由于待遇偏低,生活有壓力,所以他們不能夠集中精力來從事學習和科研。
研究生階段人的一生當中創新潛能的一個高潮期,25歲到35歲之間,黃金時期。研究表明,人很多的一些重大的發現,全世界的一些重大的科研上的發現,
基本上在這個年齡階段產生的,所以這個階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但另一方面,研究生階段又是人生當中生活壓力最大的階段。
然而我國的研究生在這個階段既要成家又要立業,所以生活的壓力是更大的。由于待遇比較低,造成了研究生不能安心地從事他們的科研和學習。如果國家能夠
增加研究生的待遇,提高他們的獎學金、助學金,能夠讓他們潛心研究他們的科學研究工作,同時由于這樣的一種政策調整,也能夠吸引更多優秀的生源不要外流到
國外去,能夠安心留在國內讀研究生,如果這樣,對提高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對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所以由于這么一個考慮我這次提出了這么一
個提案。
陳駿通過實例將我國研究生的生存現狀與國外進行了比較:國外的一些國家,為了吸引優質的生源,給研究生的待遇相當豐厚。比如德國,德國的博士生是不收
學費的,每人每月提供1200歐元的生活補助。法國的做法是按照國民的平均工資來提供獎學金給學生。美國的高等教育法對研究生的待遇有明文規定,雖然美國
各個高校的津貼情況差別很大,但是平均下來,美國大概每個博士生每年可以得到兩萬美金的助學金。
這樣就能夠使得這些研究生能過一個體面的生活。為什么這些研究生都愿意到這些國家去,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再比如,到日本去的研究生,除了能夠生存下去,過一些體面的生活,還能夠賺一點錢,這個對他們安心地從事科研工作意義非常大,非常重要。
可是我們國家的情況怎么樣呢?博士生全年的各種收入算起來,加起來大概平均不到一萬人民幣,就是一個月幾百塊,如果有的導師有科研經費給一點補貼,還
好一點,但是補貼還是有限的。很多學科科研經費很少,補貼就很困難。比如像文科,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學生,待遇就更加少,困難就更大。所以在他們最黃金,
為國家做貢獻的階段,他們的生活狀況反而不如一般的普通勞動者,而且非常非常的簡陋,貧困,所以導致了他們一心向外。
實際上一個給研究生資助的結構或者體系,實際上10年前就決定了,這10年國家進步很大,這10年以來國家變化太大,特別是工資。比如說2007年,
全國城鎮居民的平均工資水平已經達到了將近25000元人民幣一年,可是博士生的收入還不到一萬元,不到一半,1/3,所以這種情況是很不合理的。
23萬博士生每人每年3萬RMB待遇,共70億,也才相當于修了100公里高速公路,這點財政支出政府都拿不出來了???!!!
中國大部分的科學研究應該是靠碩士博士研究生去做的,如此態度對待科研工作者,科技興國,科技戰略,不是一句空話嗎?!政府怎么想的?!
不僅知識分子流失嚴重,就從《建國大業》來看,一個人加入外國國籍,也就算了,有錢有機會的很多都加入外國國籍,國家也該醒醒了!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人才博士生待遇投入70億溫家寶陳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