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中國科學創新者是可恥的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9-26 09:53:38
作者:劉鋒
我曾經只是一名普通的程序員,網絡工程師,當我進入科學院研究生院讀書時,也許是那里氛圍的影響,也許是為了有趣,2005年7月,我把編寫程序時發現的一個新互聯網現象命名為威客”witkey“,四年時間過去,經歷了很多,我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科學創新者是可恥的。
我曾經很友好的認為:當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威客“,讓領域內的網站同時受益時,大家會擊掌同賀,但是我錯了,迎接我的是懸賞批判和顛倒黑白,我變成了崇洋媚外者,因為有人說我先起了英文witkey,后翻譯的威客。
我曾經很天真的認為:學術論文將會受到學術規范的制約,但是我錯了,查一下CKNI的論文,發現數十篇關于威客的論文里,大段引用卻沒有出處,2007年10月29人民日報某作者發表的文章中,60%的內容來自于威客論文,但我卻沒有看到任何引用來源。
我曾經很敬仰的認為:IBM,Frost&Sullivan這樣的國際大公司會有很強的商業道德,但是我錯了,2009年7月
Frost&Sullivan中國區總裁,首席顧問王煜全系統的對我們2009年6月發表在環球時報的互聯網進化科普文章進行抄襲,用”網絡的進
化“為標題發表在7月的互聯網周刊上,9月以”互聯網進化論“為標題發表在其博客中。
2008年IBM研究人員在訪問了互聯網進化論網站后,以極快的反應速度進行改造和模仿,2008年11月利用各種形式大規模推廣智慧地球概念。(互聯網
虛擬大腦概念第一次發表于2007年12月論文,2008年7月向ACM英文投稿,系統介紹論文正式發表于2008年9月,相關博客文章介紹出現在
2008年5月)
科學研究也存在竟爭,影響力越大的成果競爭越激烈,我們習慣于”一團和氣““相敬如賓”,斗爭不符合中國人的習慣,既然斗爭,就必然會涉及到自我成果宣
傳,相互指責批判。中國科學創新者大都得不到象西方那樣的組織,企業,甚至政府的支持,因此他們不得不陷入到偏激,憤怒,郁悶中去。可恥的中國科學創新者
們就在冷漠,嘲笑中出現了。
某種意義上,我就是一個開始滑向可恥邊緣的人,2007年,我意識到互聯網進化規律的發現遠比威客更有意義,威客的經歷使我預見到未來必定出現剽竊
和抄襲者,不斷的投稿失敗使我的心態開始變壞,我開始用世界第一次來描述自己的成果,開始用偏激的語言描述。內心里,我非常明白,我開始可恥起來。
并不孤獨,我也真切的看到中國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可恥”者,他們有更多更有價值的科學創新,他們的遭遇遠比我復雜。中國其實并不缺乏有重要意義的科學成果,缺乏的是讓它們成長和展示的環境。
很幸運,四年以來,我得到了科學院老師們的幫助,給我建議,幫助我發表論文,聘請我做研究人員,得到了很多網站編輯的幫助,能夠讓我的聲音發送出
來,得到了相關領域專家的支持,給我資料供我學習。我還能保持理性。考上計算機領域博士,結束獨立研究,用更科學,更系統的方法去探索,然而我是應該繼續
可恥下去還是結束可恥開始一團和氣, 這是個問題。 。。。。。
原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7825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中國科學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