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關于蛋白等電點的談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7-19 22:25:33/ 個人分類:蛋白質組

    查看( 1309 ) / 評論( 4 )
    一個小師妹最近給我發了封信,覺得她的問題比較有代表性,帖出了來供大家討論:
    ——————————————————————————————————————
    XXX:
    你好!

      我在用PMF檢索小麥蛋白,但是我檢索到的蛋白的等電點,不符合我在雙向電泳中做出來的。怎么辦?

      謝謝!
                                        XXX
    回信(節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數據庫里的蛋白等電點是理論值,是根據氨基酸序列用相關軟件計算出來的,只是提供一個參考,和實際值應該有出入,可以不管它。

        嚴格的講,一個蛋白的等點只能有一個,但用不同的方法去測量會有差別,同一個蛋白的不同空間構像也會引起等電點的改變,情況比較復雜。在二維電泳上,也可能是有蛋白的降解,或是不知道的翻譯后修飾(比如磷酸化),導致等電點發生變化。
      
        回答完畢。如果還有興趣,可以看看科學出版社的《蛋白質化學與蛋白組學》上11頁的“蛋白質的等電點測定”一節。

    TAG: proteome蛋白質組等電點蛋白質雙向電泳

    時間機器firefox發布于2007-07-18 00:58:39

    說得好!蛋白質組學分析本身是一個復雜的工作。需要綜合運用各種實驗結果去推斷。其實,我常把蛋白質的鑒定比做公安中識別罪犯。如果,我們只知道一個特征,比如:這個蛋白叫作“張三”,恐怕數據庫檢索的結果給出的有千千萬,如果我們知道更多的特征,這里,我們稱為PMF(指紋),或者更多的關于序列的信息,識別的、尤其是唯一鑒定的可靠性就會大大增強。
    白雪snow_white發布于2007-07-18 00:59:46
    haha,理論一定要聯系實踐嘛!

    老學究mass發布于2007-07-18 01:01:15
    來點基礎的:

    等電點:如果調節溶液的PH值使得其中的氨基酸呈電中性,我們把這個PH值稱為氨基酸的等電點:PI。

    PI是氨基酸的重要常數之一,它的意義在于,物質在PI處的溶解度最小,是分離純化物質的重要手段。

    等電點的計算:對于所有的R基團不解離的氨基酸而言(即解離只發生在α-羧基和α-氨基上),計算起來非常簡單:

    PI=(PK1’+PK2’)/2

    若是碰到R基團也解離的,氨基酸就有了多級解離,這個公式就不好用了,比如Lys、Glu、Cys等。aa Cys Asp Glu Lys His ArgPK’α-羧基 1.71 2.69 2.19 2.18 1.82 2.19PK’α-氨基 8.33 9.82 9.67 8.95 9.17 9.04PK’-R-基團 10.78(-SH) 3.86(β-COOH) 4.25(γ- COOH) 10.53(ε-NH2) 6(咪唑基) 12.48(胍基)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按下面的步驟來計算:

    1)由PK’值判斷解離順序,總是PK1’< PK2’< PK3’< …,即誰的PK’值小,誰就先解離。

    2)按照解離順序正確寫出解離方程式:簡式,注意解離基團的正確寫法。

    3)找出呈電中性的物質,其左右PK’值的平均值就是氨基酸的等電點:PI=(PK左’+PK右’)/2

    以Lys為例:在黑板上用簡式演示3)
    等電點的測定:等電聚焦法:這是一種特殊的電泳,其載體上鋪有連續的PH梯度的緩沖液,然后將氨基酸點樣,只要該處的PH與氨基酸的PI不同,則氨基酸就會帶電,PH值>PI時,aa帶-電;PH值<PI時,aa帶+電。通電后,氨基酸就會移動,直到某處的PH=PI,氨基酸才呈電中性,不再移動,因此,可以測出PI。

    等電點沉淀

    所有的氨基酸均為兩性物質,亦即它們至少含有一個酸性基(carboxyl)及一個堿性基(α-amino)。這些可游離的團基在pH變化時,因釋出或接受質子而可充當弱酸或弱堿,其離子化特性與其它物質一樣遵守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

    pH = pKa + log10 [未質子化的形式(堿)] / [已質子化的形式(酸)]


    pH = pKa + log [A-] / [HA]

    氨基酸可以三種形式存在,即正電荷(cation)、兩性離子(zwitterion)或雙極性離子(dipolar ion)及負電荷(anion)等三種,若在酸性溶液中帶正電荷,則在堿性溶液中帶負電荷。

    若氨基酸在某一pH值下其凈電荷為0,且在電場中不移動時,稱此pH值為它的pI值(等電點)。

    因為凈電荷為零,凈電斥力不存在的緣故,大部份蛋白質於等電點的pH值下,其溶解度最小。相反的,當溶液的pH值低於或高於pI,所有蛋白質分子所帶凈電荷必為同號,彼此之間有相斥力,不會凝結。所以,將pH調到等電點的大小,則大部份的蛋白質將會沉淀,這種現象可以應用於估算某蛋白質的等電點。
    longcz的個人空間longcz發布于2007-07-18 01:02:51

    謝謝樓上的:)
    我來說兩句

    (可選)

    日歷

    « 2024-06-09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3347
    • 日志數: 3
    • 文件數: 6
    • 建立時間: 2007-07-16
    • 更新時間: 2008-07-28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