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本研究室技術服務項目組對外承接蛋白質組學及蛋白藥物質量控制檢測服務

    Cell,Nature兩項蛋白研究最新成果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11-27 09:10:41/ 個人分類:科技要聞

    摘要: 酵母是人類利用最早、最多、最廣泛的一種單細胞微生物,在真菌分類系統中屬于子囊菌綱、擔子菌與半知菌類。由于其遺傳學上的特點,因此是一種良好的研究真核生物的模式動物,近期酵母蛋白研究方面獲得了兩項重要成果。


    酵母是人類利用最早、最多、最廣泛的一種單細胞微生物,在真菌分類系統中屬于子囊菌綱、擔子綱與半知菌類。由于其遺傳學上的特點,因此是一種良好的研究真核生物的模式動物,近期酵母蛋白研究方面獲得了兩項重要成果。

    第一篇發表在《Nature》的文章由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學會(Max Planck Scociety)主要完成,Lyris M. F. de Godoy等人在這篇文章中,將高分辨質譜、“SILAC”標記和計算蛋白質組學方法結合了起來,對酵母蛋白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了一個由多達4,399單個內源性蛋白組成的蛋白質組,就在正常生長的酵母細胞中所表達的蛋白而言,這實質上是一個完整的蛋白組。

    之后研究人員將單倍體細胞中這些蛋白的水平與雙倍體細胞中它們的水平進行了對比。除了其他差別之外,雙倍體中細胞壁成分的含量也顯著降低,這與雙倍體比單倍體大兩倍、但并沒有兩倍大的表面積這一事實是一致的。



    第二篇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綜合方法,建立了啤酒酵母(Sacchaomyces ceresisiae)組蛋白H3和H4的一個文庫,從而探明了不同殘基各自對染色體完整性、轉錄的貢獻,并且得到了核小體表面化學敏感性以及轉錄沉默條件的全面模式。

    核小體(nucleosome)是真核生物染色質的基本機構單位,染色質纖維的基本結構由其串聯而成。核小體又被稱為核體、核粒等,它包含200個左右堿基對的DNA和五種組蛋白(histone),其中四種組蛋白兩兩組成八聚體的圓盤結構,從而構成核小體的核心結構,核小體的結構完整性影響著DNA代謝以及轉錄的調節過程。

    每個組蛋白變異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分子條形碼(molecular barcode),這使得通過分子條形碼放大、標記和TAG微陣列雜交就能容易地實現組蛋白變異的辨認。分子條形碼被用于記錄多種表型例如競爭適度、DNA修復熟度、以及基因相互作用等。通過研究酵母組蛋白文庫,研究人員可以了解組蛋白H3和H4的代換、刪除變異,能探明各自組蛋白殘基對核小體功能的作用,從而探明不同殘基格子對染色體完整性、轉錄的貢獻。

    來源:生物通

    TAG: 微生物遺傳學酵母

    huoche 引用 刪除 huoche   /   2008-11-27 10:30:47
    酵母蛋白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意義!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14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8987
    • 日志數: 56
    • 文件數: 1
    • 建立時間: 2007-11-23
    • 更新時間: 2010-02-16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