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迪西被譽為中國優秀的藥物研發外包服務公司(CRO)之一,在上海建立了一家集化合物合成、化合物活性篩選、結構生物學、藥效學評價、藥代學評價和毒理學評價為一體的符合國際標準的綜合技術服務平臺,并得到了國際藥品管理部門的認可。www.medicilon.com.cn?
生物藥物研發中的中和抗體簡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9-01-11 16:03:12
生物技術藥物在帶來治療效果的同時可產生對新抗原的經典免疫反應和免疫耐受崩潰2種明顯不同的免疫反應。因此在進行藥物研發時需要進行生物藥物的免疫原性檢測,評價藥物的免疫原性。抗藥抗體中的中和抗體能夠通過直接與藥物作用結合位點結合,或者通過空間位阻的作用,使藥物失去與其靶點結合的能力,從而封閉、中和藥物的治療活性。免疫原性檢測、評價(Immunogenicity
Assay)和中和抗體的評價結果對于輔助同期進行的藥效,藥代(毒代)的數據分析,一些臨床反應的解釋以及藥物的免疫原性特點分析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生物技術藥物免疫反應的類型
藥物的免疫原性是指藥物刺激機體形成特異性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的物質。對新抗原的經典免疫反應,也稱為過敏反應,常見于動物、微生物和植物來源的治療性蛋白,如馬的抗血清、鏈激酶、葡激酶和天冬酰胺酶等,特點是反應迅速,常常一次注射即可發生,發生率高,抗體常具有中和活性,滯留時間長。這種免疫反應原因比較清楚,在實驗動物中容易復制,臨床上常導致療效喪失。來源于人的蛋白,如從垂體中分離的生長激素、血液中分離的第Ⅷ因子等,治療這些蛋白缺乏的兒童也可以發生類似的反應,原因在于兒童發育過程中對這些蛋白不產生免疫耐受。美迪西提供免疫原性檢測服務,主要使用小鼠、大鼠、豚鼠、兔、犬、非人靈長類動物做免疫原性毒性試驗
免疫耐受奔潰容易對重組人干擾素、重組人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重組蛋白發生免疫反應,發生反應比較緩慢,在臨床上可能需要幾年時間才比較明顯。一般發生率低,但對干擾素β的發生率很高,停藥后抗體可能會消失,亦有繼續給藥很長時間后抗體消失的情況。免疫耐受崩潰的特點在于生物技術藥物是體內蛋白的同源物。
2、什么是中和抗體
對生物技術藥物結構和功能上相關的內源性蛋白質的中和活性檢測在免疫原性檢測中是免疫原性評價的常規內容。中和抗體是指由B淋巴細胞產生的,能識別抗原特異性部位而使抗原失去活性,抑制其功能的抗體,也被稱為保護性抗體。凡能與病毒結合,使其失去感染力的抗體稱為中和抗體。
病毒可以刺激機體產生中和抗體,而中和抗體又與病毒結合后使病毒失去吸附細胞的能力,從而喪失感染力;病毒與其特異性的中和抗體相遇之后發生的作用,類似于化學中的相應酸堿相遇之后發生的中和反應,所以稱這種作用為中和作用。如與保護性抗體(即中和性抗體)結合的抗原就叫保護性抗原,在疫苗(vaccine)的研制過程中主要是選取保護性抗原。但非中和抗體在臨床上可能也具有意義,因為這些抗體可能會增強或減少藥物清除,從而改變藥物的半衰期、組織分布或某些靶器官暴露于藥物的時間,最終可能影響其體內的活性和毒性。
3、抗體中中和抗體的檢測方法
抗體中和活性的檢測方法一般采用該制劑的生物學活性檢測方法,如重組細胞因子采用國際上通用的依賴細胞株方法,把多個稀釋倍數的動物血清與重組細胞因子混勻溫孵適當時間后,加到已種植依賴細胞株的培養板孔里,通過測量吸收度或3H摻入水平確定抗體(血清內)是否降低重組細胞因子促進細胞增殖的活性。
由于采用基于細胞的抗體中和活性檢測,靈敏度相對較低,因此也有采用分支DNA雜交技術(bDNA)檢測靶基因表達變化,可以非常靈敏地檢測到抗體的中和活性。如蛋白治療劑在血清中水平高,會影響抗體中和活性檢測,則可以通過酸解離和蛋白吸附劑偶聯珠吸附的方法處理血清,再用細胞株的方法檢測抗體的中和活性。,隨著疾病進展,中和抗體可以被增強抗體所取代。最近,一些病毒和方法已被推薦用來檢測中和抗體反應,尤其是由疫苗誘導的中和抗體。
在免疫學檢測相關實驗研究中,中和抗體還可以用作信號通路相關蛋白的特異性抑制劑,譬如白細胞介素相關中和抗體和CD表面marker相關中和抗體。在疫苗研制中,如通過比較我國不同企業研發的腸道病毒71型(EV71)疫苗原液和成品疫苗的小鼠中和抗體應答,可以為疫苗臨床試驗提供依據。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中和抗體免疫原性免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