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迪西被譽為中國優秀的藥物研發外包服務公司(CRO)之一,在上海建立了一家集化合物合成、化合物活性篩選、結構生物學、藥效學評價、藥代學評價和毒理學評價為一體的符合國際標準的綜合技術服務平臺,并得到了國際藥品管理部門的認可。www.medicilon.com.cn?
研究發現 新型疫苗有望治療小鼠模型的黑色素瘤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8-09-13 13:27:36
最近,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新型疫苗,這種疫苗與PD-L1抗體聯合在小鼠腫瘤模型上進行試驗發現不僅可以有效地對抗黑色素瘤,而且還能預防治療后的復發。建立黑素瘤動物模型,可以用于抗黑素瘤藥物的療效評價,不少腫瘤模型公司提供小鼠黑色素瘤模型。
惡性黑色素瘤,簡稱黑素瘤,由黑素母細胞轉變而來,是一種主要發生在皮膚的高度惡性腫瘤。約50%是由黑痣惡變所致,易轉移,也可原發于內臟等處,其發病率約為0.0001%~0.009%,比皮膚癌少見,居皮膚惡性腫瘤第三位,但死亡率比皮膚癌高。黑素瘤也分早、中、晚期,其治療手段主要是進行手術切除及淋巴清除,外加免疫治療、化療、放療等,早期預后良好。
1、黑色素瘤小鼠腫瘤模型的建立
通過皮下注射方式,將B16F10黑素瘤細胞接種于小鼠體內,可以建立黑素瘤小鼠模型。美迪西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各種有效的動物模型,用來檢測藥物的有效性,實驗動物有非人類靈長動物、狗、小鼠、大鼠、家兔、豚鼠、裸鼠等各種種類。目前,美迪西已經建立多個有效動物腫瘤模型,并經過多方驗證和長期實踐考驗。
(1)黑色素瘤細胞接種
取20只小鼠,肩背部皮膚脫毛、消毒,皮下注射0.2mL B16F10單細胞懸液(1×106個/mL),接種當天計作D0,接種后第1~33天分別計作D1~D33。接種后小鼠按照體重隨機分為給藥組和對照組,每組10只。
(2)給藥
于D3、D6、D9和D12,給藥組皮下注射10mL/kgDTIC(5g/L),對照組給以NS。
(3)觀察與記錄
每天觀察動物一般狀況,于D11開始,測體重及游標卡尺測量腫瘤大小,每周3次,計
算腫瘤體積V=D×d2/2,其中D為腫瘤長徑,d為腫瘤短徑。
(4)實驗終點
約于D20,對照組小鼠腫瘤體積大于3000mm3或瘤體表面出現潰爛,處死動物,取瘤稱重。小鼠皮下黑色素瘤模型制作方法簡單,比較接近臨床特征,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2、治療黑色素瘤的藥物
黑色素瘤大多對化療藥物不敏感,常用藥物有DTIC、順鉑和長春新堿,而最常用的DTIC是一種生物合成的嘌呤類前體,進入體內后由肝微粒體去甲基形成單甲基化合物,具有直接細胞毒作用,主要作用G2期,抑制嘌呤、RNA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也能影響DNA的合成。
研究人員在一種惡性黑色素瘤的小鼠模型中測試了三種不同的治療方案。所有的小鼠都接受了抗PD-L1抗體的癌癥免疫療法,但除此之外,它們還接受了不同的疫苗變體。研究團隊將老鼠分成三組:一組皮下注射卵清蛋白,一組皮下注射卵清蛋白加上一種叫做Diprovocim的分子,第三組注射卵清蛋白和另一種佐劑明礬。
Diprovocim可以誘導人類和老鼠細胞產生細胞因子(TNF & IL6),TNF的產生具有劑量依賴性。在人THP-1細胞和外周血單核細胞中,EC50分別達到110pM和875pM;在小鼠原發性腹腔巨噬細胞和骨源性DC細胞中,EC50分別達到1.3pM和6.7nM。
為了進一步了解Diprovocim的作用機制,研究者通過分析C57BL/6J野生型和缺陷型小鼠中TLR的組分,結果發現Diprovocim靶向的是TLR1/TLR2,進而激活下游的MAPK和NF-κB信號通路。研究人員發現,接種卵清蛋白加Diprovocim同時進行抗PD-L1抗體治療的8只小鼠,在54天內的存活率為100%。相比之下,接受免疫療法和卵清蛋白的嚙齒動物卻沒有存活下來。那些接受抗PD-L1抗體和明礬的疫苗的人在同一時期內的存活率是25%。
這種實驗性疫苗還有另一個積極的作用,即保護身體免受腫瘤復發的困擾。就像疫苗可以訓練身體抵抗外部病原體一樣,這種疫苗可以訓練免疫系統去追蹤腫瘤。科學家們發現,當他們試圖在第二組實驗組中重新引入黑素瘤的腫瘤時,發現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只動物已經接種了疫苗。當他們在實驗室進行更多的實驗時,研究人員能夠確定,Diprovocim能促進免疫系統產生腫瘤浸潤的淋巴細胞,增強免疫反應來攻擊和消除腫瘤細胞。
此外研究人員也注意到,疫苗和Diprovocim可以很容易地運輸,這就不需要直接注射到一個主要的癌癥腫瘤部位才能發揮作用。相反,注射可以在肌內進行。在未來,研究人員希望繼續試驗這種疫苗,并確認在與其他類型的癌癥治療一起進行時,這種疫苗是否有效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小鼠模型新型疫苗黑色素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