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腸道菌群失衡可致免疫系統過度活躍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5-05 14:17:14

      日本理化研究所的專家日前在最新一期美國學術刊物《科學》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一種免疫抑制性受體控制著腸道菌群的構成,如果這種受體缺失,腸道內的微生態環境就會紊亂,進而導致全身免疫系統過度活躍。

      該報告指出,人體腸道內生活著500至1000種細菌,它們調節腸道免疫系統并使其適度活躍,以維持人體健康,腸道菌群的構成對于這種適度活躍非常重要。

      日本理化研究所免疫與過敏科學綜合研究中心的專家,以腸道內數量巨大、具有抗體活性的免疫球蛋白A為線索并通過動物實驗發現,免疫抑制性受體PD-1具有維持免疫球蛋白A的質量和控制腸道菌群構成的作用。

      此前的研究表明,PD-1受體能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而PD-1受體缺失的實驗鼠,其免疫系統會有過激反應,最終出現自體免疫疾病癥狀。不過,如果把PD-1受體缺失的實驗鼠腸道內的細菌除去,實驗鼠便不會出現自體免疫疾病癥狀。但是,腸道菌群如何對免疫系統產生影響,其詳情一直未獲得解釋。

      日本理化研究所的專家以PD-1受體缺失的實驗鼠為對象,研究了其腸道內的免疫球蛋白A和腸道菌群構成。他們發現,這些實驗鼠體內產生免疫球蛋白A的B淋巴細胞數量和正常實驗鼠基本相同,腸道分泌的免疫球蛋白A數量也與正常實驗鼠相同,但是PD-1受體缺失的實驗鼠體內產生的免疫球蛋白A與腸道細菌結合的能力有所減弱。

      受此影響,腸道菌群的構成發生變化,益生菌雙歧桿菌減少到幾乎檢測不到的程度,而通常數量較少的有害腸桿菌屬細菌卻增加到原先的 400倍左右。另外,PD-1受體缺失實驗鼠體內產生炎癥細胞因子的輔助性T細胞的數量增加到原先的4倍,通常只存在于腸道內的腸道細菌抗體在血液中也被檢測出來。

      專家們根據上述變化得出結論:腸道內微生態環境紊亂可導致全身免疫系統過度活躍,進而有可能出現自體免疫疾病等病態變化。

      參與這項研究者認為,這些新發現有望幫助開發預防或緩解自體免疫疾病癥狀的新方法。專家們還希望今后繼續深入研究腸道內微生態環境對全身免疫系統產生影響的詳情。


    TAG: 腸道菌群

    tiffany199 引用 刪除 tiffany199   /   2012-05-06 13:23:23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收藏了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日歷

    « 2024-06-17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數據統計

    • 訪問量: 5230
    • 日志數: 30
    • 文件數: 6
    • 建立時間: 2009-03-29
    • 更新時間: 2012-06-12

    RSS訂閱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