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學習的兩件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9-14 13:48:16/ 個人分類:求學生涯
研究生學習跟本科生學習的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要向著“研究”學習,也就是說,不是單純的學習知識,而且要創造知識;不是單純的“輸入”,還要努力“輸出”;不是單純的“接受”知識,而是要批判性地學習知識。
從這個意義上講,研究生學習的兩件事,就是讀文獻和做實驗(對于實驗性學科而言)。
讀文獻
跟讀文獻相比,上課的重要性是次要的。這并不是說上課并不重要,作為專業性訓練,課程學習是入門和快速掌握某門學科或領域的重要過程,但研究生更強調自學能力的培養。教材上面的東西,通常至少落后學科前沿5-10年(甚至10-20年)不等。不接觸前沿的東西,就無法有意識有目的地跟創造過程連接起來。此外,教材上面通常原則和教條較多,看不到科研的全過程,也就是說idea是怎么來的,怎么設計實驗解決的,解決的結果和影響如何。相反,閱讀最新的期刊文獻,則可接觸到學科前沿和熱點,能夠幫助自己學習科研的整個過程。如果將來做科研,讀文獻是一輩子的事。到了一定的地位,實驗也許可以不親自做,但文獻不能不閱讀,否則就無法了解學科前沿,無法產生和調研項目idea,甚至無法發言。
做實驗
對于實驗性學科而言,做實驗是創造新知識的必由之路,練就純熟的實驗設計和操作技術是必需的。對于研究生而言,研究生三年,上課就要一年,第三年只有半年時間就要提交論文,實際上只有一年半的時間可以進行論文實驗,如果上手再要半年,那就只有一年的時間用于實驗。這還不算節假日和實驗受阻的情況。一年時間能創造出新的知識來嗎?大有疑問。所以,我總強調,研究生的實驗課程要好好把握,掌握必要的實驗技術,另外就是要早進實驗室,如果條件不具備一年級進實驗室,也要在節假日時間想辦法到實驗室練手。否則,做論文時間是十分緊張的(畢業答辯還要求發表一篇研究性論文)。
對于那些本科階段英語學得稀松的,6級沒過的學生,研究生階段除了大力學習專業英語外,普通英語也是個問題。但英語文獻總歸是要讀的。再難,也要有個開始。而本科階段沒有必要的實驗訓練的學生,早進入實驗室補“課”就是迫切而緊要的任務了。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