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已成為百姓關注的熱點。漫畫:駱飛

董金獅,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多所高校客座教授或兼職教授。現任國家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特聘專家、北京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北京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環保與健康咨詢專家、《商品與質量》周刊特聘顧問、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特約主持人。 食品安全問題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大問題,同時也是有科技背景的社會熱點、焦點問題。近年來,蘇丹紅、三聚氰胺、瘦肉精、西瓜膨大劑等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不斷沖擊著人們的神經。不久前,臺灣塑化劑風波又一次釀成了重大食品安全危機。在中國科協日前舉行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現場,記者就如何科學認識塑化劑,采訪了食品安全專家董金獅。
塑化劑使用已成監管重點
記者:能否請董老師回顧一下臺灣塑化劑風波的起始?
董金獅:2011年4月,我國臺灣島內衛生部門例行抽驗食品時,在一款“凈元益生菌”粉末中發現,里面含有“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濃度高達600ppm(百萬分之一)。追查發現,DEHP來自臺灣昱伸香料公司所供應的起云劑內。此次污染事件規模之大為歷年罕見,在臺灣引起軒然大波。臺灣昱伸公司被查出將塑化劑的一種DEHP當做起云劑的配方長達30年。
臺灣塑化劑風波釀成了重大食品安全危機。我國衛生部2011年6月1日晚緊急發布公告,公布第六批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包括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等共17種。公告指出,此類物質可能添加在乳化劑類食品添加劑、使用乳化劑的其他類食品添加劑或食品中,并列出了檢測方法。這意味著塑化劑的使用將作為衛生監管部門今后的監督管理重點之一。
起云劑與塑化劑不是一回事
記者:請您向讀者介紹一下到底什么是起云劑?什么是塑化劑?不法廠商為何要在起云劑中非法添加DEH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
董金獅:起云劑,又名渾濁劑、乳濁劑、增濁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乳化穩定劑。通常是由阿拉伯膠、乳化劑、棕櫚油及多種食品添加物混合制成,其主要目的是幫助食品乳化,并起到改善產品口感和其他感官品質的作用。起云劑的常用原料為風味油、單體香油、增重劑、乳化穩定劑、乳化劑、水。主要應用于飲料和奶類制品中。
塑化劑,又稱增塑劑,主要作用是削弱聚合物分子之間的次價健,從而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鏈的移動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鏈的結晶性,增加了聚合物的塑性,表現為聚合物的硬度、軟化溫度和脆化溫度下降,而伸長率、曲撓性和柔韌性提高。增塑劑主要應用于玩具、食品包裝材料、醫用血袋和膠管、乙烯地板和壁紙、清潔劑、潤滑油、個人護理用品的生產中。
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嚴禁違法添加到食品中。應用于食品包裝材料中的增塑劑(主要為鄰苯二甲酸酯類)在《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
9685-2008中也僅有8種物質,且對使用范圍、最大使用量、特定遷移量或最大殘留量都有明確要求,并明確要求“僅用于接觸非脂肪性食品的材料,不得用于接觸嬰幼兒食品用材料”。
不法廠商為了降低成本,在起云劑中非法添加DEH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代替起云劑中的棕櫚油,使得采用不法廠商生產的“起云劑”作為原料生產的食物、飲料等產品受到污染。
改變生活習慣 降低塑化劑吸收
記者:面對塑化劑,您對消費者有什么好的建議?
董金獅:為降低塑化劑的吸收,我建議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改變一些生活習慣——
第一,在選用食品容器時,應當盡量避免使用塑料材質,改用高質量的不銹鋼、玻璃和陶瓷容器為主。
第二,保存食品用的保鮮膜宜選擇不添加塑化劑的PE材質,并避免將保鮮膜和食品一起高溫加熱,而且最好少用保鮮膜、塑料袋和耐油紙等包裝和盛放食物。
第三,盡量避免用塑料容器或塑料袋放熱水、熱湯、茶和咖啡等。
第四,盡量少用塑料容器放食品在微波爐中加熱,因為微波爐加熱時溫度相當高,油脂性食品更會加速塑料的溶出。
數數你身邊的“塑化劑”
●卡通外形或圖案的奶瓶、造型簡潔大方的太空杯、光亮嶄新的桶裝水桶

風險:PC或回收材料制成,易析出雙酚A。
危害:雙酚A類似人體自身的荷爾蒙,可以對健康造成危害,如乳癌、前列腺癌、出生缺陷、男性不孕、女童性早熟、
糖尿病和肥胖癥等。
防范:⒈因雙酚A在95℃時容易超標,因此奶瓶、太空杯所盛裝液體最好都不要超過此溫度;⒉桶裝水桶則因可能是用廢塑料回收制成,或重復使用多年的舊桶翻新,抑或是在灌裝新的水之前要高溫消毒,都容易產生雙酚A,因此消費者以選擇知名品牌、大廠家生產的桶裝水為佳。
●純白的“可降解飯盒”

風險:為達到降解目的,這類餐具里有較多添加劑。
危害:“可降解餐具”的安全性能差,儲存時容易發霉和腐爛;這類餐具里有較多添加劑,而
這些容易溶解到油或酸性食品里。此外,部分可降解餐具里含有的光敏劑,成分中含有
重金屬,若溶解到食品里可能會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用多了對婦女的生
育能力和兒童的智力發育會有一定影響。
防范:盡量使用紙質餐盒,因為紙質材料一可再生,二容易腐爛和回收。
●五顏六色的吸管

風險:很多飲料是酸性的,會將吸管上的顏色溶解。
危害:與顏色鮮艷的塑料袋上有色母料的道理一樣,吸管上的顏色溶解后也會有色母料,人體攝入后可能致癌。
防范:只選擇透明無色的吸管!
●形態各異、花樣頻出的杯子

風險:假仿瓷杯易變色、變味、開裂和變形。
危害:由于假仿瓷杯具的原材料中有尿素和甲醛,如果杯子中析出甲醛,人在飲用的過程中會將這些物質也一起喝進肚子里的,最嚴重的可導致胃癌。除此以外,這種物質還會讓使用者眼角長期紅脹,輕者得紅眼病,重者視網膜因此受破壞。
防范:⒈喝水杯首選應該是玻璃杯。玻璃杯在燒制的過程中不含有機的化學物質,當人們用玻
璃杯喝水或其他飲品的時候,不必擔心化學物質會被喝進肚里去,而且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細菌和污垢不容易在杯壁滋生;⒉專家也提倡使用搪瓷杯子,因為
搪瓷杯是經過上千攝氏度的高溫搪化后制成的,不含鉛等有害物質,可以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