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用病人體細胞制造干細胞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9-08 18:07:40/ 個人分類:生物技術
哈佛大學科學家喬治•迪萊和凱文•埃根利用患病人的體細胞制造出干細胞,這些干細胞可以長成被疾病破壞的細胞,例如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長出胰島素分泌細胞或在帕金森病人身上長出神經細胞,這可能為科學家研究疾病提供全新的視角,也可能是再生醫學的里程碑。相關論文刊登在近期出版的美國《技術評論》網站上。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希望制造這樣的干細胞。最初,科學家希望通過人類克隆來實現,但實踐證明,克隆比想象更具挑戰性。去年11月份,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領導的研究小組通過向人皮膚細胞中植入4個經過重新編碼的病毒基因,使皮膚細胞具備類似胚胎干細胞的功能,這就是誘導式多功能干細胞(iPS),能發育為任何器官或組織,而且iPS不需要人類卵子,也不需要制造或者破壞胚胎,因此避開了倫理和技術障礙。
哈佛大學干細胞研究中心主任道格•密爾頓解釋說,如果病人身患帕金森疾病,其多巴胺分泌細胞就消失了,科學家現在還不知道這些細胞為何消失,因為無法觀察疾病惡化的過程,而干細胞能在器皿中制造出神經細胞。想象兩個iPS干細胞,一個來自于健康人,一個來自于帕金森病人,如果在兩個培養皿中用這兩個細胞分別制造出了多巴胺神經細胞,科學家就能看到生病的干細胞出了什么問題,同樣的方法也適用于其他退化性疾病,例如肥胖癥或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等。
研究人員指出,這也將改變退化性疾病的研究方向,可以將整個疾病的形成及演變過程集中到一個培養皿里。多年內,研究人員將可以得到疾病特異性干細胞,這些細胞能變成某一特定疾病缺乏的細胞。
同時,科研人員也能開始考慮環境因素。太陽對皮膚病有很大影響,吸煙可能引起肺癌,但人類仍然不清楚相關環境對帕金森疾病、早老性癡呆癥、ALS以及糖尿病的影響,所以很難在人體上進行研究。現在,科學家可以在培養器皿中更多地考慮環境因素,將食物、殺蟲劑以及提取物等放入器皿,以了解這些物質如何影響細胞。科學家也因此可以在器皿中試驗降低或阻止細胞惡化的藥物,如果成功,科學家就能借此制造藥物來降低或阻止疾病惡化。
相關閱讀:
- 廣州成立干細胞與再生醫學技術聯盟 (laurie_dly, 2008-6-25)
- 方加勝小組世界首次揭開腦腫瘤干細胞化療耐藥機理之謎 (laurie_dly, 2008-7-05)
- 7月3日英國《自然》雜志精選 (laurie_dly, 2008-7-10)
- 全國首家干細胞醫院在津建成 2009年6月接診 (laurie_dly, 2008-7-24)
- “干細胞興奮劑療法”在國際、國內不可能實現 (miracle, 2008-7-29)
- 我國科學家首次從人卵巢癌組織中分離出干細胞 (miracle, 2008-8-01)
- 科學家首次成功將胚胎干細胞分化成下丘腦神經細胞 (laurie_dly, 2008-8-07)
- 《PLoS綜合》:培育人類胚胎干細胞的新方法 (laurie_dly, 2008-8-20)
- 日本用誘導多功能干細胞培育出胰腺 (laurie_dly, 2008-9-01)
- 人胚胎干細胞生成紅細胞 輸血不在愁 (l0802102, 2008-9-08)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體細胞干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