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果蠅腸上皮干細胞新調節機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5-10 14:50:44
來自北京生命科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EGFR, Wingless and JAK/STAT signaling
cooperatively maintain Drosophila intestinal stem
cells”的文章,報道了果蠅腸上皮干細胞新的調節機制,并進一步證明了環形肌作為微環境維系干細胞的重要作用。
這是襲榮文博士繼08年在Nature發表腸上皮干細胞分化機制文章后的又一研究新進展。其實驗室博士后徐娜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其他作者還有王思淇,譚丹,高亞威,林國南。此項研究為科技部863和北京市科委資助課題,在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完成。
成體干細胞通常存在于一個特殊的微環境中得以長期維持。在果蠅的腸道中,已知Wnt/Wg
和JAK/STAT信號通路對腸上皮干細胞的維持和更新起重要作用。它們的信號因子在周圍的環形肌中分泌,以旁分泌的形式調節干細胞的活性。因此環形肌構成了腸上皮干細胞的微環境。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發現EGFR信號通路也對腸上皮干細胞的維持和更新起重要作用,并發現有三個配體參與。其中一個配體在環形肌中特異表達,另外兩個在干細胞中表達。這樣EGF
信號以旁分泌和自分泌兩種形式維持著干細胞的自我更新。在干細胞中抑制EGFR會引起干細胞的活性下降和丟失。同時抑制三個信號通路可以加重這一表型,使干細胞在短期內完全丟失。另外,在三個信號通路中,一個通路的失活導致的干細胞活性下降可以被另外兩個通路的過激活部分代償。
這些結果表明這三條信號通路共同起作用維持著腸上皮干細胞的自我更新。在人的腸道腫瘤中也常見EGFR通路的激活突變,因此該論文不但進一步揭示了腸上皮干細胞自我更新的分子機制,也將有助于理解腸道腫瘤等疾病的發生機制。
相關閱讀:
- 日科學家實驗室培育出試管精子 有望治療不育癥 (snwxf, 2011-4-08)
- 唐敖慶特聘教授劉晉宇到應化所做學術報告 (snwxf, 2011-4-11)
- 研究用miRNAs造出誘導多能干細胞 (aa1380, 2011-4-12)
- 健康所研究揭示力學刺激調控間充質干細胞分化的新機制 (snwxf, 2011-4-19)
- 昆明動物所基因家族相關性進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snwxf, 2011-4-22)
- 干細胞可助修復受損視網膜組織 (shengfengyu, 2011-4-25)
- 讓膠質瘤干細胞不再“繁殖” (snwxf, 2011-4-28)
- 奧地利研究發現使果蠅適應不同溫度的基因 (snwxf, 2011-4-29)
- 《分子細胞生物學報》在線出版“干細胞”專輯 (snwxf, 2011-4-29)
- 新技術可找到干細胞分化的關鍵蛋白 (snwxf, 2011-4-29)
導入論壇收藏
分享給好友
推薦到圈子
管理
舉報
TAG: 干細胞果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