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科學家實驗室培育出試管精子 有望治療不育癥
近日,日本科學家在實驗室成功培育出試管精子,向著利用試管精子治療男性不育邁出了第一步,這一步雖小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實驗室,研究人員從老鼠身上提取干細胞并培育精子。這一突破能夠幫助研發新療法和藥物,為當前的不育男性帶去福音。
試管精子技術讓接受化療或放療治療睪丸癌的青少年看到了希望。在這項技術的幫助下,他們能夠在長大成人后擁有做父親的權利。試管中培育的精子來自于從新生老鼠睪丸提取的干細胞。研究人員將干細胞植入卵子,成功培育出12只健康的老鼠嬰兒,其中雄性4只,雌性8只。所有小老鼠都具有生育能力,可在發育成熟后繁育下一代。
日本橫濱大學泌尿學家小川武彥博士表示,在試管中培育精子是最為復雜的過程之一。在此之前,科學家從未在試管內培育出任何哺乳動物的精子。通過將睪丸中的絕大多數細胞成分放入培養皿同時監視干細胞發育成精子細胞的全過程,日本研究人員實現了這一突破。在此之后,他們利用試管受精技術培育出具有生育能力的小老鼠。他們表示:“我們利用這些精子培育出健康并具備生育能力的后代。”研究發現刊登在《自然》雜志上。
睪丸組織在液態氮中冷凍之后仍具備正常功能,幾周之后仍可使用,說明幾年之后將這項技術應用于人類具有可行性,讓不育男性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孩子。小川武彥和同事指出:“我們的研究表明,在試管這樣一個沒有循環系統的器官培養環境下也能夠培育出健康完整的老鼠精子。通過不斷改進和具有個性化的培養環境,這項技術能夠應用于其他一系列物種。”
紐約威爾醫學院的遺傳學家沙希恩·拉菲教授和腫瘤學家馬克·肖恩德爾在《自然》雜志對這項研究發表評論時指出,這項技術為青少年癌癥患者帶去了希望。成年癌癥患者在接受治療前會冷凍他們的精子,但這種方法顯然不適用于青少年癌癥患者。在實驗室培養皿培養成熟精子是一項了不起的突破,幾十年來,生殖生物學家和研究人員一直在老鼠身上進行這種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