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導師的反饋是研究生成才的點金石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5-09 14:32:52/ 個人分類:研究生生活

      美國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通過多年研究,得出一個定律——10000小時定律: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的關鍵跟天分無關,只是練習的問題,需要練習1萬小時,即每天3小時,練習10年。這一定律似乎在說大腦需要這么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如果你以為經過1萬小時的訓練,你就一定會成功,那未免太天真了。雖然格拉德威爾的研究成果給那些自認為天分不足的人提供了臻于卓越的曙光,但成功者絕不等同于勞模。常識告訴我們:成才的愿望加上依從興趣選擇自己真正喜歡學習的東西,更能助推一個人登上成功之巔。這給學生的啟示是:如果讀研究生的目的不是為了礪練自己,不是為把自己塑造成更優秀的人才進行能力儲備,而僅僅將其看作推遲就業的手段,或是為著其他更為短期性的現實目標,那么研究生的學習毫無樂趣可言,因為你會覺得一個嚴格的導師就像灰姑娘的后母一般,除了無端指責就只剩下謾罵和侮辱,哪能激發出苦練10000小時所必需的毅力呢?沒有了苦干實干,還有何資格奢談成人成才?

      若你讀研還留有明確而高遠的目標,勤加練習才有現實的可能性,畢竟學習是自主性的行為,主觀意識上不愿意發憤圖強,外加的任何壓力都轉變不成學習動力。當此時,導師的作用才能得以發揮。導師的作用體現在哪里呢?--根據學生的努力程度,隨時加以正向的反饋!對學生而言,自身的勤加苦練加上導師的及時反饋,才是成功的捷徑。而二者之中,導師及時的反饋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反饋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燈塔,二是標桿,三是北斗星。

      燈塔之作用在于領航,不讓航船偏離航向,避免觸礁的危險。導師需隨時了解學生所處的狀態,并加以合理的工作安排,放任學生不聞不問,對立志于求學者是莫大的傷害。學生要想通過反復練習達到精通科研的地步,從一開始就要和導師保持暢通的交流渠道,讓導師了解自己,從而有的放矢地設置培養計劃。正如格拉德威爾所說:“練習不是你已經很優秀時做的事情,而是使你變得優秀的事情”。研究生只是“優秀的胚胎”,要真正成為優良的果實,導師的辛勤灌溉至關重要,須得起到啟明燈的效用。

      標桿之作用在于楷模所產生的“榜樣效應”,激勵追隨者產生敬愛、欽佩的心理情緒共謀大事。欲正人,先要正己,這對導師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非如此不能獲得學生的認同和贊賞。故孔子才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和“身教重于言傳”是同一意思。盡管師生關系大不如前,但學生在情感上認同于導師的成分還較多,導師言行舉止所反映出的品格修養,往往成為學生加以模仿或參悟的范本。標桿越高,學生需要奮斗的空間就越大,潛能的激發更有可能達至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的境界。若導師給自身設定的標桿就極低,學生在快馬揚鞭超越后就會“拔劍四顧心茫然”,不知路在何方。

      北斗星之作用在于幫助迷路之人于暗夜中辨識方位。導師需在浩瀚星空中為學生指引正確的方向。在每個領域,成功都是分層次的。要想上升到該領域最為成功的境界,前面的指路人尤為重要。當學生的進步到達一定境界時,必然會出現“成長的瓶頸”,陷入“路徑選擇的迷茫”之中。但凡學生到達此種混沌狀態,引領學生進入到人生的更高層級,就成為導師最為重要的反饋。反饋的手段多種多樣,既可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的當頭棒喝,也可以是“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諄諄教誨。

      導師的三重反饋:燈塔、標桿和北斗星,三者由低到高依次上升,往復循環,形成上螺旋結構,引領學生不斷邁入人生的新高度。學生的勤學苦練,若能得到導師“點金石”般及時的反饋,就能如虎添翼,距離大鵬展翅之日也就不遠矣。


    TAG: 研究生導師反饋成才點金石

    LUMGR 引用 刪除 LUMGR   /   2011-05-09 14:36:24
    很有道理,導師的“導”字就在于此!
    zhaohaimi 引用 刪除 zhaohaimi   /   2011-05-09 14:35:43
    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自己是主角,我們要留心生活,善于學習,學會自我成長。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別人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有時候自己陷在死胡同里怎么都出不來,別人的一句提醒和點撥能使我們找到出路,這就需要我們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成長。我們學生在成長過程中,老師的幫助是必不可少的,老師能幫我們指明方向和目標,在我們偏離軌跡時給我們以提醒,讓我們朝著正確的路徑前行。
    JJSIE--NNE 引用 刪除 JJSIE--NNE   /   2011-05-09 14:35:11
    很多人之所以在大四的時侯選擇考研究生,其目的為了延緩就業。這是個錯誤的想法。首先,我們應該正視我們考研的目的,要把讀研當成是礪練自己,為把自己塑造成更優秀的人才進行能力儲備。有了這個態度才能在讀研期間,付出自己的努力。其次,研究生要盡量多的和導師交流,及時反饋,讓導師深入的了解我們,指出我們的不足,為我們指出正確的方向。很多人不敢與老師交流,害怕老師的批評。老師批評我們,說明我們做的不夠好,還有待提高,要是我們什么都做的很好就不用上學了,可以直接進入社會了。所以,我們應該把挨老師批當成是一件好事,在家時還經常被父母訓呢。訓我們是出于對我們的愛,讓我們減少犯錯的機會。
    michael_b_rex 引用 刪除 michael_b_rex   /   2011-05-09 14:34:38
    如果讀研究生的目的不是為了礪練自己,不是為把自己塑造成更優秀的人才進行能力儲備,而僅僅將其看作推遲就業的手段,或是為著其他更為短期性的現實目標,那么研究生的學習毫無樂趣可言,因為你會覺得一個嚴格的導師就像灰姑娘的后母一般,除了無端指責就只剩下謾罵和侮辱,哪能激發出苦練10000小時所必需的毅力呢?沒有了苦干實干,還有何資格奢談成人成才?”----
    心有戚戚啊
    Bevis2004 引用 刪除 Bevis2004   /   2011-05-09 14:34:04
    無論任何行業,如果希望大展宏圖一番,都需要付出非常人般的努力。可我們往往只期翼于現實目標的達到,忽略人生價值的實現,而這也會成為我們能力發揮的阻礙。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如果能有一個長輩的悉心指點,那么很多人性的弱點可得到很好的規避,很多不必要的荊棘也可得以更好的跨越。由此看來,研究生階段能夠得到一位熟悉的導師點金石般的指點更是必不可少的。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