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科研論文作者署名順序排列的基本知識、常識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4-29 15:17:00/ 個人分類:文章

    當一篇文稿準備投出去的時候,作者們就像懷孕N個月的"母雞"一樣, 充滿了喜悅, 和對即將誕生的新生命的無限期盼。  即使沒有公開的爭論, 參與者們(尤其是學生們)都會認真的想: 我的大名在這篇文章里應該排在哪里, 在誰之前,在誰之后, 為什么?
     
    其實有這種想法非常自然。 縱觀歷史, 因為作者排名順序而引起的爭論隨處可見。 這也是為什么近些年很多期刊在文章里都要求作者仔細“申報”每個人的貢獻。
     
    我個人對作者順序的排法,認識和多年做法如下。 供參考。
     
    第一作者:  親自動手做實驗,試驗, 分析部分結果,數據 (可以是與老板共同討論), 寫出文章第一輪草稿。 第一作者屬于該項目的主要動手者, 多數是正在訓練期間的學生(包括本,碩,博,博士后,甚至團隊里年輕的科研人員)。但是, 這個實驗, 項目, 不一定是你自己設計的。
     
    并列第一作者: 這個位置的作者, 其工作強度,參與程度,應該和上述第一作者幾乎相同。 但要強調的是, 該作者一定要有對此文章關鍵的貢獻。 其提供的數據同第一作者所為一樣重要。如果拿掉該作者提供的圖標論證, 此文章就不能在投到目標期刊。 由此可見, 該位置作者不是隨便寫上去的。
     
    第一與最后作者之間的作者:  即使這些作者, 只要名字在上面, 就意味著他們參與了數據的產生。 或者他們的數據出現在文章里, 或者他們提供本文極為關鍵的技術或材料 (這一點可能有爭議, 很多團隊把實驗員的體力勞動, 以及別的實驗室提供的制劑,分析手段等不算在值得列在作者名單里的貢獻。本人不同意此做法, 要根據當時的商討結果作決定)。
     
    通訊作者: 往往排在最后。 該位置作者應該是制定藍圖的“導師”, 負責此項目財政的“財神爺”, 和親手修改草稿, 并定稿的“作家”。  三者往往缺一不可。 通訊作者的身份不僅光榮, 也有其實際的作用, 文章發表后, 一旦有“問題”, 或者要“獲獎”, 該作者就是聯系人。 要獲獎還好辦, 要是同行有問題, 該作者首當其沖, 要有能力回答, defend團隊的工作。
     
    倒數第二通訊作者:  該作者通常是另一個在不同單位的合作者。 其貢獻幾乎與主要通訊作者相近: 比如參與技術指導, 課題設計, 財政貢獻, 文稿編寫,修改。 重要的是, 文章中的內容,當主要通訊這不能denfend的時候, 該作者可以承擔起部分責任。
     
    看到這兒, 你應該明白了吧, 當你的導師要把名字放在你寫的文章第一作者的位置的時候, 當你的主管行政的負責人一定要做通訊作者的時候,你應該理直氣壯地把這面文章拿給他看。 最后, 祝辛勤的“母雞們”,在產蛋的大道上, 愉快幸福, 高量保質。 

    TAG: 基本知識常識科研論文作者署名

     

    評分:0

    我來說兩句

    顯示全部

    :loveliness::handshake:victory::funk::time::kiss::call::hug::lol:'(:Q:L;P:$:P:o:@:D:(:)

    Open Toolbar
  • <li id="ccaac"></li>
  • <table id="ccaac"><rt id="ccaac"></rt></table>
  • <td id="ccaac"></td>
  • <td id="ccaac"></td>
  • 床戏视频